Page 116 - 图解猪病防治
P. 116

图 3-94 鞭虫卵(×1000)             图 3-95 鞭虫卵(×1000)

                    【流行特点】成虫寄生于猪的大肠。虫卵随猪的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
               度条件下,发育为含有第 1 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猪吃入后,第 1 期幼虫在小肠内释出,
               钻入肠绒毛间发育,然后移行到盲肠和结肠钻入肠腺,在此进行 4 次蜕皮,逐渐发育为
               成虫。成虫寄生于肠腔中,以头部固着于肠黏膜上。

                    猪和野猪是猪毛首线虫的自然宿主,灵长类动物(包括人)也可感染猪毛首线虫。一
               般 2~6 月龄小猪易感染受害,4~6 月龄感染率最高,可达 85%,以后逐渐下降。
                    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但夏季感染率高,秋冬季出现症状。

                    【临床症状】  虫体以纤细的体前部刺入粘膜内,引起盲肠、结肠的慢性卡他性炎
               症,有时也有出血性炎症。临床上可见到贫血、腹泻或出血性腹泻。严重时病猪消瘦,
               皮肤失去弹性,结膜苍白,腹泻,有时排出水样血便并有粘液,生长停滞,步态不稳,
               最后因恶病质而死。仔猪症状严重。

                    【病理变化】  剖检盲肠和结肠黏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还有和结节虫病
               相似的结节,结节内有部分虫体和虫卵。(图 3-96,图 3-97,图 3-98,图 3-99)




















                    图 3-96 大肠肠壁水肿                          图 3-97 盲肠内鞭虫














                                                           115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