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9 - 猪病防治
P. 129
取本菌24 h肉汤纯培养物1滴,滴入幼兔一侧结膜囊内,另一侧留作对照, 在24 h内
出现化脓性结膜炎、角膜炎,而对照则无变化。另取肉汤培养物,腹腔接种小鼠3只,0.15
mL /只,接种后48 h内全部死亡。剖检后,分别在小鼠的肝脏、脑组织内发现散在的出血
和坏死,涂片镜检,可见有分散的、两个“V”型排列或并列的革兰氏阳性小杆菌。
病例8 某养猪户饲养母猪2头,2008年1月底,另一头母猪怀孕90多天发生流产。2008
年2月中旬有1头母猪产下15头仔猪,其中8头仔猪于13日龄时突然发病,病猪精神差,被
毛粗乱,无光泽,吃奶少或不吃,腹泻,消瘦,体温达38~39℃,病重者则为36~37℃,步
态不稳,运动失调,身肌肉痉挛,肛门红肿,尾巴周围有污物,病重仔猪表现为意识障碍,
共济失调,肌肉阵发性痉挛,出现转圈或侧卧在地上四肢呈划水状等神经症状,并口吐白
沫。有的病猪头颈偏于一侧,走动时向一侧转圈。
剖检可见心脏心包内积液较多、浑浊,肝有小坏死灶;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脑脊液
增多、稍浑浊,其它未见明显病变。
无菌采取病料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到单个分散或两个菌体排列成V 型或
栅栏状排列的小杆菌。
病例9 2009年3月中旬,某养殖场购买断奶仔猪220 头,体重在13~32kg之间,运到
养殖场后,部分仔猪不食、拉稀、发烧。即用庆大素、痢菌净进行治疗,但仍出现仔猪死
亡,并且发病数和死亡数越来越多。先后发病180头,死亡90头,急性者5h至2 d内死亡,
多数病例呈亚急性和慢性经过,死亡率达40.9%。
急性病例体温突然升高达41~42℃,精神不振,不食。下痢,呼吸困难,胸前和腹下
皮肤出现紫红色的斑点,死亡较快。
亚急性和慢性主要表现体温升高达40.5~41.5℃,精神不振,发抖,喜钻垫草, 堆叠
一起,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病猪食欲不振,初便秘后下痢, 粪便恶臭。部分病猪在
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漫性湿疹,特别是腹部明显。病程10~20 天,最后极度消瘦而死亡。
剖检病死猪4头,主要病变为急性者脾肿大,色暗带蓝,切面蓝红色;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肠膜淋巴结肿大明显,呈索状肿大;肝、肾肿大,充血、出血;胃肠粘膜可见急性
卡他性炎症。
病程长的,尸体消瘦,皮肤有痂样皮疹。盲肠、结肠肠壁增厚,粘膜上覆盖一层弥漫
性坏死性腐乳状物质,剥开为底部红色,边缘不规则的溃疡面。肠膜淋巴结呈索状肿胀,
部分呈干酪样变。
无菌采集病猪肝、脾、心血等病料作触片和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
性,两端钝圆粗的短杆菌。
无菌采集病猪心血分别接种于麦康凯培养基和普通琼脂培养基平皿上,置37℃培养箱
内培养24h后,在麦康凯培养基长出灰白色、边缘整齐、光滑、湿润的圆形小菌落,在普
通琼脂培养基平皿上可见到针头大露珠样、微隆起、边缘整齐、光滑、湿润、淡蓝灰色、
半透明菌落。将所培养的菌落涂片、染色、显微镜镜检,可见两端钝圆粗的短杆菌,革兰
氏阴性,单个排列。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