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猪病防治
P. 43
【防制】
1.平时的预防措施 主要是防止本病的传入。在引进猪和猪产品时,必须进行严格检
疫。在常发本病的地区进行免疫接种,我国研制的猪水疱病灭活疫苗和弱毒苗都有良好的
免疫效果。
猪群在遭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可皮下或肌肉多点注射康复猪或高免猪血
清,剂量为 0.5~1.0mL/kg 体重,12h 后即可起到抗感染的效果且能维持 30d。
2.发病时的扑灭措施 发生本病时采取与口蹄疫相同的防制措施。
单元三 猪圆环病
猪圆环病(Porcine Circovirus Diseases,PCD)是由2型圆环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多种
综合征,并且引起免疫功能下降。
【病原】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P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是已
发现的动物病毒中最小的一种,基因组为单股负链环状 DNA,无囊膜。根据抗原性和基
因组不同,将猪圆环病毒分为三种基因型,即 PCV-1、PCV-2 及新发现的 PCV-3。
已知 PCV-1 对猪无致病性,偶尔可引起怀孕母猪的胎儿感染,造成繁殖障碍,但在正
常猪群及猪源细胞中的污染率却极高。PCV-2 对猪的危害大,可引起一系列相关的的临诊
病症,其中包括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皮炎肾病综合征(PDNS)、母猪
繁殖障碍等,此外,还可能与增生性肠炎、坏死性间质性肺炎(PNP)、猪呼吸道综合征
(PRDC)、仔猪先天性震颤等有关。PCV-2 是这些病症主要的但不是唯一的病原。其中
PMWS 的发生不仅与感染 PCV-2 有关,而且与其他病原(如 PPV、PRRSV 及链球菌等)
的混合感染或免疫应激密切相关。PRDC 还涉及到 PRRSV、M.hyo、PRV、APP 等。
2015 年在美国发现了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PCV-3,该病毒与 PDNS 密切相关。从此
猪圆环病毒家族又添一员,对猪群的危害继续升级,引起广泛的关注。
该病毒从出现病症的母猪或仔猪中分离得到,同时 PCV-2 检测为阴性。
2016 年 3 月开始,国内研究人员从 11 个省(安徽、重庆、福建、河北、河南、湖南、
江苏、江西、辽宁、沈阳和浙江)35 个农场收集了 222 个样本(包括死胎、组织、精液
和血清样本)进行鉴定。35 个农场中有 24 个检测到 PCV-3,阳性率为 68.6%。全部 222
个样本中,PCV-2 和 PCV-3 的阳性率分别为 62.2% (138/222)和 34.7%(77/222)。PCV-
3 和 PCV-2 的共感染率为 15.8%(35/222),即 PCV-3 的单独感染率为 18.9%(42/222)。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研究中来自 11 个省份的样本均检测到 PCV-3,说明其在中国已广泛
存在。PCV-3 可以从不同的猪组织中检测得出,死胎和精液样本中的 PCV-3 阳性检测结果
表明 PCV-3 具有垂直传播的风险。
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极强,可耐受低至pH3的酸性环境,一般消毒剂很难将其
杀灭。
【流行病学】
传染源 PCV2 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家养和野猪是自然宿主,欧洲及我国猪场监测发
现,100%猪场呈现血清学阳性,猪群血清阳性率高达 20~80%。病毒可随粪便、鼻腔分泌
物排出体外。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