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猪病防治
P. 54
以从初乳中获得高滴度的抗体,这些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如果用血凝抑制试
验检测血清,在 3~6 月龄时,这种抗体通常下降到检不出的水平。大多数母猪在怀孕前已
受到自然感染,而产生了主动免疫力,甚至可能终生免疫。9 月龄以上的母猪多数会通过
自然感染产生主动免疫。
【临床症状】
仔猪和母猪的急性感染,通常都呈亚临床症状,但在体内许多分裂旺盛的器官和组织
中都能发现该病毒。猪细小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母猪的繁殖障碍。母猪在怀孕的不同时期
感染,表现有一定的差异。在怀孕早期感染时,胚胎、胎儿死亡,死亡胚胎被母体迅速吸
收,母猪有可能再度发情;在怀孕 30~50d 感染,主要是产木乃伊胎,如早期死亡,产出
小的黑色木乃伊胎(彩图 40),如晚期死亡,则子宫内有较大木乃伊胎(彩图 41);怀孕 50~60d
感染时主要产死胎;怀孕 70d 感染时常出现流产;怀孕 70d 之后感染,母猪多能正常生产,
但产出的仔猪带毒,有的甚至终身带毒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母猪可见的唯一症状是在怀
孕中期或后期胎儿死亡,胎水重被吸收,母猪腹围减小。
此外,本病还可引起母猪发情不正常,久配不孕,新生仔猪死亡和产弱仔等症状。对
公猪的受精率和性欲没有明显影响。
【病理变化】
眼观病变 可见母猪子宫内膜有轻度的炎症反应,胎盘部分钙化(彩图 42),胎儿在子
宫内有被溶解吸收的现象。受感染胎儿,表现不同程度的发育障碍和生长不良,有时胎重
减轻,出现木乃伊胎、畸形胎、骨质溶解的腐败黑化胎儿等。胎儿可见充血、水肿、出血、
体腔积液(彩图 43)、脱水(木乃伊胎)及死亡等症状。
组织学变化 感染母猪的子宫上皮组织和固有层有局灶性或弥散性单核细胞浸润;胎
儿的各种组织和器官有广泛的细胞坏死、炎症和核内包涵体,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软脑膜
有以增生的外膜细胞、组织细胞和浆细胞形成的血管套为特征的脑膜炎变化。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但最终确诊有赖于实
验室工作,如病原的分离和鉴定,以及血清学诊断。
应注意与乙型脑炎、伪狂犬病、猪瘟、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以及弓
形虫病等引起的繁殖障碍相区别。
【防制】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疫苗接种是目前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常用的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对初产母
猪在配种前进行两次疫苗接种,间隔 2~3 周,可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我国已研制出灭活
疫苗,母猪配种前 1~2 个月左右免疫一次,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仔猪母源抗体的持续期为 14~24 周,抗体效价大于 1∶80 时可抵抗猪细小病毒的感染,
因此,在断奶时将仔猪从污染猪群移到没有本病污染的地方饲养,可培育出血清阴性猪群。
单元八 猪乙型脑炎
猪乙型脑炎(Swine encephalitis B)简称乙脑,是由日本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人
畜共患传染病。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