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退休3.0: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P. 210
退休 3.0
高齡教育與高教轉型 207
讓這些建築物成為人們安心老化之所在,所以還強化各式各
樣的生活服務、醫療與長照服務、就業活動等等,讓這些地
方不只是個居住地,還是一個生活的場所,強調高齡者要與
當地居地進行交流。在這種地方活化的概念下,整個模式大
約可分為三大類:
1. 團地再生型:20 世紀 60 年代以前日本正在中間經濟高速增
長的道路上,大都市地區的大型住宅區一個接一個地建成,
但在 30~50 年後,這些住宅區有嚴重的問題,如「購物街
空洞化」、「居民老化」、 「建築物老化」和「房屋閒置」。
針對這些情況,以「團地再生及社區」為核心,重建發展
出分散型、既有設施型整備的附服務高齡者住宅模式。
2. 車站前重建類型:居家所在地可以步行到車站的話,是個
很理想的生活環境,但車站周圍並非總是有舒適的社區,
因為車站附近的傳統社區經常被鐵軌劃分,此外,由於經
濟泡沫化,在開發過程中沒有完成開發的地區,社區的生
活可能受到損害。出於這些背景因素,考量到地區經濟的
合理性,以及當地生活機的完善,也必須藉由地方創生與
整備,提供足夠的支援服務,讓日益老化的在地居民,可
以持續在當地工作、育兒,創造相互支持的社區。
3. 人口稀少地區再生型•環境共生型:「人口稀少地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