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31
護的申請,將以國際法為重要原 人,增加至每年10萬人。他認為, 接納所有由教統會提交的香港教育
則。第二,對於有部份香港學生 優化學遊安排就是讓學生自己看, 制度改革建議。改革的範圍包括課
對普通話教學採取消極態度,甚 自己感受。就如南京遊學團,學生 程、評核機制及不同教育階段的收
至抗拒。吳克儉認為,香港是國家 在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 生制度。吳克儉在談到香港教育制
一部份,普通話是中國官方語言, 胞紀念館後,表示對日軍戰爭暴行 度的優點時指出,自2000年起,
中文也是世界的通用語言。特區政 憤慨,永不忘記,不會只是仇恨, 香港教育制度不斷改革、優化,取
府一向推行「兩文三語」政策,除 而是理性分析!在參觀南京經濟技 消以前的小學升中試、中三評核
了兩文三語必備的能力外,有的新 術開發區後,感受到國家科技發展 試、中學會考、高中會考、大學入
高中更試行三文四語。他相信,學 一日千里,覺得香港發展智慧城市 學試,改為今天的一次的新高中文
習韓語、「一帶一路」倡議下學 可以值得借鑒。他表示,香港要向 憑試,此舉大大減少學生的考試壓
習俄語、阿拉伯語也將是大勢所 前走,必須由年輕人做起。現在學 力。此外,本港的大學也開始看重
趨,要達致國際化必須循序漸進。 生交流活動可以採用文明手法,迎 學術上以外的成績,加入學生面
第三,香港經歷155年英國殖民統 合青少年生活模式來構建學生國民 試,及其學術以外成就及發展。大
治,但回歸只有21年,這比例只是 身份認同。考察團可引導學生應用 學是有教無類,香港運動員黃金寶
七分之一,所以,國家身份認同問 已有的學科知識,結合親身體會, 就是以他們的運動佳績締造他們入
題,不是一時三刻就可改變,這次 增加他們對國家的認識,開拓視 大學的前途。第二,特區政府以實
DQ數位立法會議員都是在依照憲 野。他續說,內地與香港中小學已 際行動表達對教育的投入,2012
法和《基本法》法理依據下來進行 建立差不多700對姊妹校,希望關 年教育開支為602億元,2016-
的,補選議員也是香港居民投票公 係網絡得以接合及延續,兩地老師 2017年為860億元,到現在的1137
平選出,不存在強迫身份認同。 可互作教學研究,兩地學生科普和 億元,佔政府總體支出逾兩成。慈
交談中,吳克儉也與學生關心 英語可互相學習,兩地學生可作交 善人士捐獻本港教育範疇上亦居全
回歸後香港的自由度是否受限制問 換互訪、實習。吳克儉指出,近年 球排前列,自資捐款讓學生到內地
題。他回答說,香港被評為全球最 內地高速發展,為不同產業帶來新 省市交流、中大獲賽馬會及私人捐
自由經濟體,回歸後香港人的自由 機遇,突出的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 款支持建新醫院。另外,教育是人
並沒有因此而改變,給予特區護照 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升學發展。現在 口質素的關鍵所在,特區政府全方
免簽證或落地簽證的國家及城市越 在香港完成中學文憑考試(DSE)的 位發展,由2008-2009年起,變為
來越多;回歸後香港的新高中學制 考生後,可通過內地免試收生計 12年免費教育,2017年9月變為15
在考評局網頁上得到逾260間國際 劃,直接到100多家內地優秀學校 年免費教育,顯示政府對下一代的
知名學府承認,而考試成績亦是獲 升學,深化兩地學生的交流。數據 承擔。第三,特區政府投放不少資
得永久承認,這給予國際對香港的 亦顯示,香港學生願意留在內地工 源在基礎教育及優化師資上,本港
教育體制信心。 作及發展的數字將越來高,這說明 教師、教授薪酬不斷提升,希望能
吳克儉提到,為提升學生對 在深入及親身感受後國民身份認同 讓優秀且具教育熱誠的人才加入。
國民身份認同,特區政府在回歸後 正在改變。 第四,根據2018年QS世界大學排
加大力度,香港小學及中學在就讀 名,本港有5所大學進世界大學
的6年時間裏,至少有一次得到資 香港教育制度不斷優化 一百強。世界教育人才報告指出,
助到內地城市交流。參加交流的香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於 本港在2015-16年度人才排位,名
港中小學生亦已由回歸初期1萬多 2000年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 列國際首十位,亞洲第一位。這反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