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32

港澳政經




          映香港教育制度水平高,但需要更
          多人能去認識及不斷的努力,而不
          是只去批評它的不足之處。
             吳克儉表示,香港只是一個
          730萬人城市,未來朝着高科技產
          業才能持續發展。現在教育的部份
          包括教育初創企業河套區、大灣區
          及「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我們
          要以協作式、鼓勵式去支持初創者
                                         ◆左起:鏡報企業社會責任發展委員會主席徐世和博士、交流學生、前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太平
          發揮強項。課程改革強調學校要為                紳士與黃經國交流合照。
          學生提供均衡的課程,讓他們得到                在遊戲過程中自我探索世界,訓練                 盛。
          全人教育。在「教育統籌委員會」                他們德才兼備。另外,讓中小學學                    財政預算案500億額外撥款顯
          所制訂的教育目標中,藝術教育是                生參加學遊,姐妹學校交流,以及                 示出政府有龐大決心去推動科研
          五育的重要一環:「讓每個人在                 加設新高中生涯規劃教育。香港具                 及創科,對於有指本港創科發展滯
          德、智、體、群、美各方面都有全                備豐富的教育資源,雖然我們在某                 後。吳克儉指出,創新科技領域
          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                 些範疇上可能起步比人晚,但是我                 多,香港應多重視可發揮,特別是
          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                 們全民發展,結合合適的人才執                  應用科技,把富應用價值的科研成
          變。」此外,藝術教育可以促進學                行,及適當的政策配套,現在已比                 果轉向工商界。他期望具知名度的
          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並培養對                其他部份地區及國家發展快。                   跨國企業可與本地大學合作,培育
          體藝活動的興趣和鑑賞能力。教                                                 更多人才及建立創新氛圍。他說,
          育局近年推動STEM(即科學、科               教育與科技世界密不可分                     科研是不可能什麼都做,要大家要
          技、工程及數學)教育,STEM教                   吳克儉說,有質素教育要從幼               給特區政府時間。例如位於啟德發
          育的重點是提升學習科學、科技和                稚園教育開始,家長教育要納入教                 展區的區域供冷系統,這個系統是
          數學的興趣,培養綜合和應用知識                育體系一部份,有質素持份者的參                 一種極有創意及實踐的全地區性先
          與技能、創意、協作和解決問題等                與,將是未來教育很重要的部份。                 進環保冷氣技術。它是節能的空調
          能力,有助提高學習動機。近年,                香港未來的教育應以個人自我學習                 系統,通過中央供冷站,將冷凍水
          教育界提出新的「STEAM」框架,              作為基礎,教育與科技世界是密                  經由地下水管網絡,送到每座大廈
          亦即在原本的「STEM」加入藝術               不可分;業界參與是香港的特色,                 的空調系統。
          (Art)的意涵,吳克儉認為,這               工商界對香港教育推動起了不可或                    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的大事
          可為未來的學生應培養跨領域素養                缺的作用。吳克儉認為,學校社會                 業,憑着吳局長的分享,我們有理
          和能力。最近本港有幼稚園高班學                責任應由校長、校董會負責,學校                 由相信只要抱着信心及堅持,必將
          生及小學五年級學生奪得本地及國                要對社會有交代及承擔。職業專才                 配合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相信香
          家大獎就是最好明證。吳克儉說,                教育新政策將為本港注入競爭力,                 港的教育界早已籌劃好一套可以邁
          現在的教育制度要抓緊科技發展新                畢業生的出路不只是做教授,可以                 向廿一世紀的百年樹人大計,為
          方向,以及掌握年青人模式,以前                當調酒師、麵包師、咖啡師、軟件                 我們勾勒了一幅全面教育改革的藍
          學生吸收知識百分之九十會來自課                設計者……這樣香港才能擁有自己                 圖,適時不斷的優化及努力,前途
          堂,但今天我們會讓幼稚園小朋友                的獨特性,香港的未來才會更加豐                 是無可限量的! 鏡


          22  鏡報月刊  2018年5月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