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27
中國一部份面臨 譬如,鑒於
被美國主導的國 2008年美國發生
際金融市場邊緣 「百年一遇」金
化的威脅。 融危機的教訓,
香 港 金 融 中國內地金融市
當局對周士達的 場強調為實體經
上述評論當然採 濟服務,不會發
取否定的態度。 展脫離實體經濟
3月14日,香港 的衍生產品。因
證監會主席批評 此,衡量中國內
周士達的評論是 地金融市場是否
「無稽之談」, 規範和水平是否
◆全球經濟中心已逐漸從西方國家東移,香港金融市場愈益與內地緊密聯繫,更使它鞏固在國際金
重申香港證監 融格局的角色。 提高,不能參照
會是獨立的監管機構。香港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 西方國家金融市場。
(Ashley Alder)也表示,香港與內地監管機構採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和中國金融市場與西方
取不同的系統,一旦需要共同管控風險,在不同制 國家的關係也將發生變化。例如,中國內地企業選
度下會確保香港證監會的獨立性,兩地監管機構之 擇哪一個國家或地方的證券市場上市,基於兩方面
間不存在誰影響誰的問題,而是相互溝通的關係。 考慮。一是較容易上市而募集資金的幣種適合投資
但是,香港金融當局和社會各界,尤其金融界 和營運,較容易上市是相對於中國內地監管而言,
不能忽視,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類似周士達的觀點 幣種考慮是因為人民幣尚未達至充分可兌換。二是
頗為流行,這一類觀點的本質,是認為中國內地證 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包括方便企業再集資,有利
券市場尚不屬於全球證券市場,因此,是次等的。 於企業對其市值實施管理。這兩方面考慮都屬於經
正是基於這樣的觀點,香港證券市場與內地拓展一 濟。因應美國調整其對華戰略,中國企業是否繼續
體化,被視為削弱香港金融市場的國際性、降低香 在美國上市,以及選擇哪一個證券市場上市為宜,
港金融市場的水平。 將不得不增添政治考慮。
尤其,類似的偏見,還擴及對於香港整體地位 隨着美國在西太平洋對中國展開緊迫遏制態
的評價。3月27日,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主席馬宣仁 勢,東南亞國家企圖在美中兩國之間保持中立的空
稱:「香港越來越『中國中心化』,或許不太適合 間將愈益縮窄。地緣經濟關係必定折射地緣政治變
企業在此協調管理亞洲地區業務。」 化,中國內地企業將以此作為選擇上市地的重要依
據,這意味着香港金融市場對於國家的作用將更加
西方主導的標準正被動搖 重要。在全球重心向亞洲轉移過程中,香港越來越
這類觀點,是以成熟的西方國家經濟包括其 「中國中心化」不僅不是香港的弱點,相反,是香
金融市場的標準以及同西方國家經濟及其金融市場 港領先於亞洲其他經濟包括新加坡的獨特優勢。
的關係來衡量中國內地金融市場以及香港與內地關 綜上所述,香港不僅外貿和對外投資,而且金
係。持這一類觀點者不是故意忽視便是無知——以 融市場都必須加強與內地合作和聯繫,依靠國家,
西方國家為標準和中心的觀點,正被全球經濟金融 同國家一起應對全球經濟金融政治格局調整。
政治格局空前全面深刻調整所動搖。 2018年4月2日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