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79
台海兩岸
新惠台措施與海峽兩岸消長
大陸最近公布的惠台措施,範圍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見。這些措施展現了大陸
在對台工作上的自信,也突顯了海峽兩岸的消長。民意調查顯示,台灣的年輕世代已
經受到影響,出現了從「天然獨」往「理性統」挪移的趨勢。
☉文/龐建國
今 年2月28日,由大陸國務院
台灣事務辦公室與國家發展
和改革委員會牽頭,聯合其他29
個中央黨政機構,發表了《關於促
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
施》。這是去年10月習近平在中
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到要「擴大兩
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以及逐步
給予赴大陸的台灣同胞和大陸同胞
「同等待遇」之後,大陸有關機構
奉行習近平指示的具體動作,可以
見到習近平「言出必行」的領導風 ◆《惠台31條》措施包括在創業就業方面為台灣同胞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待遇
格。 台灣困在「悶經濟」中已經 得國家行列之後,因為人口結構老
有相當一段時日了。從2008年馬 化或技術能量制約,經濟成長放緩
新惠台措施範圍廣、力度大 英九當上台灣領導人碰到金融海 並長期處於低檔。然而,當台灣成
這份可以稱之為《惠台31 嘯開始,除了2009年因為前一 長低迷之際,原先落後給台灣並且
條》的文件,分為兩個部份,列 年-1.6%的低基期,而有10.6% 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被打到爛
出了31項惠台措施。其中,第一 的高經濟成長率之外,過去10年 泥裡的韓國,卻表現出較為強勁的
個部份是「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 來,台灣的成長率大多在2%上 經濟成長,逐步超越台灣,還不斷
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資企業與 下徘徊。這種「悶經濟」的表現 拉大差距。韓國又是怎麼做到的?
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共有12 讓馬英九光環盡失,讓國民黨在
項措施;第二個部份是「逐步為 2016年失去了政權。問題是, 善用大陸的動能走出困境
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 蔡英文上台之後,情況並沒有好 韓國在經濟成長上能夠超越
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 轉,仍然在泥淖裡掙扎,而且看 台灣,一方面有其走大財閥發展路
待遇」,共有19項措施。這些措 不到脫離困境的曙光。 線所形成的規模經濟競爭優勢(但
施範圍廣大、牛肉滿盤,展現了 有人把台灣這種「悶經濟」的 也付出了財富集中和政治腐敗的代
大陸的大氣,也見到了海峽兩岸 情況稱之為「高等收入陷阱」,意 價),另一方面,就是它比台灣要
的消長。 思是說,有一些經濟體在進入高所 大膽地連結大陸市場,善用大陸的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