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80

台海兩岸




          動能。相對而言,自從1996年李
          登輝反對以大陸作為腹地,發展台
          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要求台
          灣的企業界要「戒急用忍」開始,
          台灣就逐漸流失了藉大陸騰飛之勢
          水漲船高的機遇。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年來,
          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了9.5%,近
                                         ◆按大陸統計,2017年台灣與大陸貿易有千多億美金的順差,如果少了大陸的貢獻,平均每個台灣
          10年來雖然有些下行,仍然維持了               人就要承受相當於當地年輕人約3個月收入的貿易赤字。
          7.8%的水平。今年4月舉行的博鰲              岸關係陷入僵局,官方往來協商中                 啟了方便之門。大陸市場廣大、成
          論壇上,大陸知名的台灣籍經濟學                斷,大陸方面意欲收攬台灣民心之                 長快速,對於有企圖心卻困在「悶
          家林毅夫認為,大陸未來10年可以               措施無法在台灣落地。因此,大陸                 經濟」中無法施展拳腳的台灣人來
          達到平均6%的成長率。去年大陸的               方面在綜合研判有關情勢與可用籌                 說,必定會形成吸引力,台灣更多
          GDP是台灣的22倍,所以,未來10             碼之後,決定就可以「操之在我」                 人才西進,恐怕是擋不住的趨勢。
          年,大陸每年會增加1.3個以上台               的部份採取主動攻勢,透過「開放                     事實上,有民意調查顯示,
          灣的經濟量體,進一步拉開兩岸之                市場」和「同等待遇」的處理原                  《惠台31條》公布之後,受影響而
          間的差距。                          則,來謀求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                 願意前往大陸發展的台灣人,就年
             過去,台資企業曾經對大陸                發展,因而有此次《惠台31條》的                齡層而言,以18歲到29歲的年輕
          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如今,                 公布。                             人最為顯著。這個結果告訴我們,
          大陸市場也對台灣的經濟成長作出                    《惠台31條》和大陸過去的               所謂台灣年輕世代都是「天然獨」
          了實質回饋。按照中國大陸海關                 惠台措施有何不同?有人指出,國                 的說法是自欺欺人的,只要讓台灣
          的統計,去年台灣對大陸出口美金                民黨時代的惠台措施是大陸來台採                 的年輕人有機會瞭解大陸的發展情
          1,676億,進口475億,順差1,201          購、投資、交流,其基調是「大陸                 形,體會大陸的發展機遇,「天然
          億。如果少了對中國大陸的順差,                走進台灣」;民進黨時代的惠台措                 獨」恐怕就會向「理性統」挪移。
          台灣要面對622億美元的逆差,平               施,則是大陸吸引台灣的人才、行                     當然,《惠台31條》是否真
          均每個台灣人要承受2,700塊美金              業、資金,其基調是「台灣走進大                 能促使「天然獨」往「理性統」挪
          或8萬元台幣的貿易赤字,這相當                陸」。這個翻轉所透露的信息是,                 移,還要看具體執行的情形。這些
          於台灣許多年輕人差不多3個月的                大陸已經有足夠的底氣和自信,不                 措施牽涉到31個部委辦的職能,需
          收入。                            再拘泥於對等互惠之類的訴求,而                 要有良好的上下溝通與平行協調,
                                         是大方地表顯出「兩岸一家親」的                 這對大陸方面來說,仍然是不小的
         大陸採取更積極自信對台工作策略                 態度,歡迎台灣同胞優先來分享大                 挑戰。兩岸消長,勢不可逆,但
             大陸方面對於台灣的困境和                陸發展的機遇。                         是,如何讓統一的過程不折騰,還
          兩岸的消長是了然於胸的,也願意                                                得大家多琢磨。
          透過兩岸經貿往來的正常化,為台                新惠台措施已經初步見到成效                       (本文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
          灣輸送動能和爭取好感。然而,                     客觀地說,《惠台31條》的               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代
          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之後,因為              確為台灣的企業家、專業人士、和                 理所長,台灣競爭力論壇學會理事
          蔡英文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兩                年輕世代去大陸創業和就業大大開                 長)


          70  鏡報月刊  2018年5月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