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84

特稿




          國演義》,在劇中扮演孫權之子孫休一角。他在劇                          的是「運氣」二字。「其實就是運氣比較好,我們
          中一臉稚氣,戲份不多但表現不俗,可圈可點。                           任何人都沒有想到這部劇就這麼火了,而對於我們
             2001年,潘粵明憑藉在電影《藍色愛情》中                        演員來說其實一直都是按部就班地幹活。至於你說
          出演邰林一角,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                          這運氣是怎麼來的?可能就是平時大家看我工作很
          名,次年又獲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認真、很努力,而朋友又剛好創作了一部適合你的
          2003年,他因出演電影《極度險情》再獲百花獎最                        劇本,事實就是如此。」
          佳男主角提名。                                             潘粵明告訴筆者,遇到《白夜追凶》這樣一個
             2006年前後,他參演的《京華煙雲》、《孔雀                       非IP(智慧財產權)的優秀劇本就是「運氣」。誠
          東南飛》、《白蛇傳》相繼在央視播出,作為三部                          然,近幾年IP劇不時佔據收視率榜首,但IP劇在借
          央視大戲的男一號,潘粵明也迎來了演藝生涯的一                          助原著的固有影響力頻頻吸睛時,也面臨着原著的
          波小高潮。他在《京華煙雲》中飾演「曾蓀亞」,                          「照妖鏡」。「有一堆『原著黨』在那兒盯着這些
          因真實詮釋出角色身上的天真、任性與孩子氣,讓                          IP最後怎麼轉變成影視劇,他們知道劇情發展,瞭
          觀眾們又愛又恨,成為茶餘飯後的「罵點」;在                           解人物性格,影視劇若稍有改動便引來他們輪番吐
          《白蛇傳》中,潘粵明大膽挑戰老版「許仙」,成                          槽,稍有不慎整部戲就砸了」,潘粵明說,「我們
          功塑造了文雅癡情的新形象,之後更是被視作影視                          的『運氣』就在這兒,在沒有IP的情況下創作出了
          劇中經典的書生形象。                                      好的劇本。觀眾們都不知道我們的人物設定,也不
             彼時的潘粵明已躋身內地最受歡迎的當紅小生                         清楚後面的劇情發展,所有人都覺得有新鮮感,而
          行列,用現在圈內流行的話來說也算是「小鮮肉」                          這對於破案題材的作品而言尤為重要,所以就誕生
          一枚,甚至還有專屬標籤——「京味氣質小生」。                          了這麼一部成功的作品。」
          然而無論是令人愛恨糾結的「曾蓀亞」還是文雅癡                              關於自己在劇中的表現,潘粵明用「原滋原
          情的「許仙」,實際上在劇中存在感並不強,戲份                          味」來形容。「對於我來說,只要是工作我就盡量
          偏「清淡」,更傾向於烘托出女主角的形象。                            讓它原滋原味。我就是在把自己對劇本的理解,和
             潘粵明自己也坦言:「在影視劇市場上,一                          導演溝通之後,將它變成原滋原味的形象,而且這
          旦被貼上標籤就容易一成不變。我演《白蛇傳》之                          也是一個演員應該做到的」。
          後,大家都來找我演一些『清淡』的角色,這些角                              而在「原滋原味」背後,潘粵明對這部戲的投
          色看起來順眼不順眼?挺順眼。但是記不記得住?                          入,以及對表演的斟酌與打磨絕不像他說的那麼輕
          貌似能記住,但是印象不深刻。」                                 描淡寫。劇中有大量的打戲,潘粵明對打戲的理解
             潘粵明告訴筆者,導演在挑選演員的時候,                          不像以往那麼簡單,他對筆者說:「我們的打戲拳
          需要往角色上靠,得看演員形象是否符合角色的人                          拳到肉,擲地有聲,不是簡單地讓觀眾看個熱鬧,
          物設定。「這也從側面印證着我那時候一直是這樣                          而是帶着人物心理去打的,不是簡單的不服。其實
          一個單一的狀態,」潘粵明說,「等我稍微成熟一                          每一拳、每一腳出去都是帶着人物性格的,我在做
          點,滄桑一點,大家就會想我是不是可以嘗試一些                          動作之前總要想清楚,我是誰?我為什麼在這兒?
          成熟、滄桑的角色,所以之後才有機會參演《脫軌                          為什麼要打?」
          時代》、《唐人街探案》這些作品。」                                   更難的是拿捏好跟自己的「對手戲」,為此潘
                                                          粵明巧妙地在戲中加入許多精心設計的「小動作」
          「趕上《白夜追凶》,我運氣真的不錯」                              來幫助區分人物,比如在演弟弟關宏宇時,加入擰
             在談及《白夜追凶》時,潘粵明使用頻率最高                         脖子的動作;比如哥哥關宏峰的不苟言笑與弟弟關


          74  鏡報月刊  2018年5月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