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鏡報2018年5月號
P. 81
台海兩岸
惠台三十一項措施對台的衝擊
惠台三十一項措施,對台灣人民顯然是利多消息,最起碼提供人民在前途上多一
個選項,但對台灣的執政黨來說,就顯然弊多利少。措施公布後,從官員、學者以至
媒體的反應看來,幾乎都憂慮會帶動台灣人才外流的磁吸效應,惠台措施,結果可能
是窮台手段,最終達至統一目的。
☉文/江素惠 香江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
十 九大之後,正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未來的發展將一日千里,台灣企業可借用粵港
澳大灣區所搭建的平台,既可強化與國際接軌的能
力,又能利用與內地往來的便利,有效達成開發內
地內需市場與全球布局的目標。香江論壇於3月14日
舉行「大灣區發展對港台企業界的機遇」,香港前
財政司長梁錦松、光大控股公司首席執行官陳爽和
海基會前董事長洪奇昌前來探討和剖析香港和台灣
在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香江論壇於3月14日舉行「大灣區發展對港台企業界的機遇」,一眾
民進黨當家應改變思維 嘉賓講者在台上合影。
事實上,台灣的確應把握大灣區的機會發展經 的偏安性質,民進黨偏狹的當家思維沒變,卻忽略
濟。當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經濟體,大陸年輕 時代在變,大陸在變,變得一天比一天強大!
人自豪於「大國崛起」時,台灣的年輕人卻滿足於
「小確幸」,一種村上春樹說的,日常生活中小而 惠台措施為台灣與大陸同胞提供同等待遇
確實的幸福。當大陸向世界推動「一帶一路」時, 三十一條惠台措施的公布,打破了過往經由兩
台灣的人民正為「一例一休」而吵鬧不休。當選後 個政權的交往方式,不單是兩岸,甚至是放諸四海
的蔡英文為了接一通特朗普的電話而沾沾自喜,而 皆屬創新模式,較之過往德國模式的先協商再融合
話音未落,習近平已被邀往白宮接受款待。前不久 更為先進。撇開措施內容,措施由大陸的國台辦逕
美國國會通過了台灣旅行法,變相鼓勵老美官員造 行公布,無需經「陸委會」、海基會協商,直接向
訪台灣,又幾乎是同一天,大陸公布了「三十一條 台灣人民施行政策,給予台灣同胞等同大陸國民的
惠台措施」。 待遇,實際意義是繞過台灣的執政黨,某程度也可
政治人物有自身的器度,政客的器度又反映在 說無視民進黨的存在。
政權的格局上,看政權格局大小,便知執政者的格 造成這樣的局面,推本溯源,當然離不開蔡
局。過去,陳水扁玩弄文字遊戲,說甚麼「九二共 英文上台後無視九二共識的存在,動搖兩岸正常交
識」是未有共識的共識,也捱過了八年任期!蔡英 往的基礎,嘴巴說的是維持現狀,實際卻在窒礙兩
文上台後,也來學着不承認九二共識,以為是同樣 岸關係發展,兩岸民間交流不進反退,而大陸此時
2018年5月 鏡報月刊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