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牧養經驗分享會手冊
P. 10
三.雙年度主題:
2002~2003 年『提升讚美、深化祈禱』 2004-2005 年『活潑靈命﹑見證福音』
2006~2007 年『建構小組、裝備信徒』 2008-2009 年『分享生命、體驗宣教』
2010-2011 年『雙翼並用、靈裡合一』 2012-2013 年『雙翼展翅、細胞活化』
2014-2015 年『雙翼飛翔、細胞分殖』 2016-2017 年『成全聖徒、活出命定』
2018-2019 年『培育第一、幸福倍增』 事奉目標:投入培育、開拓幸福、作小組長。
四.未來的永光:
1.小組化:熱愛敬拜、勤於分享、活出主愛、幸福佈道、領人歸主、年年倍增。
2.多元化:敬拜多元化、小組多元化、事工多元化、宣教多元化…。
3.國際化:跨語言學習、跨族群體驗、跨文化宣教…。
參.轉型進程與策略—反省、築夢、傳遞、策動、執行:
小組運作的模式與目標如何?在長老會組織體制下可行嗎?以下是永光教會的轉型進
程。
一.預備期:2005 年 9 月 1 日至 2005 年 12 月 31 日
1. 瞭解小組化教會的內涵、架構、成效、挑戰。
2. 異象傳遞:主日講道、團契分享、會議傳遞。
3. 編寫小組同工訓練課程。
4. 組成「實驗小組」,由本教會牧師邀集及帶領同工及有恩賜者組成,以實驗性質模擬
演練,尋求本教會合適之小組模式。
二.拓荒期:2006 年元月 1 日至 2007 年 12 月 31 日
1. 本教會小組之建立,乃以「屬性小組」及「牧區小組」兩方針並行建立。
2. 週三祈禱會:2006 年元月至五月以小組模式來裝備和推廣。
3. 週五半宵祈禱會:七月起,週三祈禱會轉型為週五半宵祈禱會。
4. 成立「實驗小組」:2005 年 11 月 18 日至 2006 年 5 月 24 日,每週五晚上聚會訓練和
週三祈禱會實習,計 24 堂課。該訓練和實習後,即於 2006 年六月起,分 5 個小組開始
分別聚會,並於每月第四週聯合聚會。
5. 團契聚會:以小組模式進行,著重敬拜讚美、分組分享、禱告操練、權能事奉。
6. 小組同工話語預查與分工:每週第二堂主日禮拜後進行(小組聚會話語以牧師當週之
講章及討論題目為材料)。
7. 小組同工訓練會:每月乙次(鼓勵、教導、檢討)。
8. 2007 年 1-4 月「第一期小組預備同工訓練營」。15 課/30 小時。結業 36 名。
9. 2006 年聖誕節慶於央圖寶寰廳舉辦,約 450 名參加。
10.2007 年聖誕節慶於央圖寶寰廳舉辦,分兩場約 750 名參加。
三.轉化期:2008 年元月 1 日起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
1. 團契全面小組化:各團契轉化為小區(例如:松年小區、婦女小區、雅歌小區、社青
小區、學青小區、少年小區、…等),各小區再依需求分若干細胞小組;小區長由牧
師在該屬性的小組長中推派,由小會任命,對外表會長之職,並推動該小區之聯誼活
動。
2. 建立團隊服事之職份及資格: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