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货币的真相
P. 74
人脸上都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此时,正是 1914 年的夏天。
这一场景准确地还原了当时英国人面对战争的心态。作为不同货币联盟之对抗的
延续,尽管战前就存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集团的长期对立,但一战的真正爆发还是
让英国人感到意外。1914 年的夏天,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
遇刺身亡,骤然点着战争的导火线。
这是一场突然却是必然的战争。
关于这个战争的爆发,从当时美国驻意大利大使亨利·怀特由美国国务院指派前
往伦敦探询英国政府对第一次海牙会议的意见时,他与英国外长巴福尔的谈话记录中
可窥一斑,详见尼芬斯所著《亨利·怀特:美国外交三十年》一书:
巴福尔(低声地)说:我们真是,德国建造了许多船只和抢夺了我们的商业之后,
我们竟找不到一个理由向德国宣战。”
怀特反问:“你为什么会想到这种政治上不合道义的事情,向一个完全无害的国
家挑战?德国不是和英国一样有理由可以发展海军吗?如果想与德国在贸易上竞争,
你们就应该更加努力工作。” 。
巴福尔回答说:“那等于说要降低我们的生活水准。或许对我们而言,还是发动
战争比较简单。”
怀特:“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思想,真实我大吃一惊!”
巴福尔:“这是一个‘是非’的问题吗?也许只是如何保持我们优势的问题。”
这组对话可以当成一战爆发的原因,浅显而直白。然而,在外界尤其是工商业界
以及金融界,还有当时的英格兰银行,对于战争的爆发明显预估不足。
1909 年,英国记者诺曼·安吉尔出版了一本小册子,名为《欧洲的幻觉》。这
本小册子中,安吉尔认为战争的经济利益是虚假的,国家之间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如此
广泛,但凡有点理智的国家就不应该考虑发动战争。强国之间的战争必然引发经济混
乱,必然会伤害各方的利益,胜利者和失败者失去的一样多。“即使战争偶然爆发于
欧洲,它也将很快被终结。”
这种说法在那个物质主义的时代引起广泛的共鸣。19 世纪中期是科技进步和贸
易扩张的年代。欧洲自由流动的资本充斥全球,印度的港口、马来半岛的橡胶园、南
非的黄金和钻石矿、阿根廷的牧场甚至包括苏伊士和巴拿马运河,都可以见到欧洲资
本的身影。在此之前,世界已经保持近半个世纪的平静,既没有战争,也没有巨大变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