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货币的真相
P. 79
洲时报英国版》英国政府 3 月 9 日宣布:终于还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欠下的总额
高达 19 亿英镑的债务!
这条新闻对于国内的读者来说,确实足够新鲜,尤其近年经历 4 万亿+棚改之苦
后,更无法理解为什么英国需要花上一百年的时间来偿还区区 19 亿英镑的债务,不
到 200 亿人民币的数量都不够建一栋摩天大楼。
答案有一百个!然而,借此也证明英国货币制度之严格,以及财政制度之严苛,
还有便是近乎病态的契约精神。对于一个曾经的全球通用结算货币而言,这是它成功
的基础,英国不可能放弃背后的巨大利益。即使到今天,起码从汇率上来看,英镑依
然保持全球最“贵”货币,对于人民币而言。
然而,财政制度再严苛,该用的钱还是一分都不能少,尤其是战争。战争说到底
就是一场货币的对抗!一旦开端,谁的资金以及物资、人员跟不上,谁就有可能输掉
战争。于是乎,英国对于战争的天量开支几乎心力交瘁。
对于美国来说,那就大不一样,这场战争简直就是飞来横财。欧洲对美国物资和
商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以及数量庞大的武器需求,事实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更重
要的是,战争导致大量黄金从参战国流入美国,美国的黄金储备从不足 20 亿美元一
下子飙升到 40 亿美元。
随着流入美联储的黄金越来越多,美国人的担心也与日俱增:战争结束后将有大
量的黄金重新流入欧洲各国,这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银行体系;相反,如果黄金继
续留在美国,将导致欧洲各国黄金储备不足,将对国际贸易产生冲击,也会在美国造
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美国人意识到,无论哪种情况给美国造成的影响都是美联储无法
单独应对的,它必须和欧洲各国央行协调行动。
1917 年 4 月,美国宣布参战。美国为战争大约花费了 300 亿美元,其中 100 亿
则以贷款的形式借给其他国家以支撑战争。对于美国人而言,贷款更是一种商业行为
而非无偿援助。1917 年美国财政部就明确强调提供贷款的依据,不是一国是否需要
被资助,而是一国是否拥有良好的信誉,只不过暂时缺乏资金。当时的欧洲大陆,英
国无疑是资质与信用最好的国家。这也解释了为何在战争后期,出现了“美·英·大
陆协约国”这样特殊的战债结构。
战争严重地撕裂地原来的世界经济格局与货币体系,一方面,大大地提高美国在
世界各国经济和金融中的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大大地削弱英国相对应的地位。1914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