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货币的真相
P. 8
于不同成员寻找食物的能力存在差异,甚至是体力的差异,一些族群内部慢慢演变并
形成等级制度。读者可以自行想象在动物园的狒狒园所看到的画面。有等级的族群进
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原始社会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分为三个时代,即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
器时代;从群体属性来划分,原始社会则经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北京的
山顶洞人为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存方式,主要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来获取食物。当时,
人们群居于山洞或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
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存。
世界各地山洞的遗迹和遗物里,考古学家有很多重要的发现,借此得以窥视远古
人类的生活场景与方式。然而,树居生活却几乎寻找不到遗迹,这是因为雨水总是无
情地冲洗这个星球。不过,古代文献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影子。
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这个时期的人类群体由于环境的极度恶劣以及智力
水平的极端不足,其生产能力非常低下,中国成语“食不裹腹”便是对早期人类的生
存状况的真实写照。
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得益于火的使用,熟食使早期人类的智力水平快速提升,开
始出现人制工具,从而促使了生产力的发展,食物数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于是,人类
慢慢开始定居生活,人口逐渐增多,同时逐渐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
类体质的危害。慢慢地,早期人类出现族外婚制,一个氏族的成员优先且必须和另一
氏族的成员通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其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
算,因此被现代人类学家称之为母系氏族。
族外婚制给族群带来新鲜基因,同时加强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通过交流可以提
高各自制造工具的水平与生存技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熟悉生物学的读者都知
道,基因的进化往往先于人体以及智力的进化,否则,固化的基因必然退化,远古人
类便永远无法走出原始森林。
由于族群大小有异,另一方面也是族群所擅长的生存方式不一样,有的族群善于
捕猎,有的族群善于采摘野果,有的族群善于水下打鱼。我们可以想象,当一个早期
人类男性 A 按照习俗来到另一个族群与另一个早期人类女性 B 进行通婚。假设 A 来
自捕猎为主的族群,B 则来自采摘野果为主的族群,进行激烈的活动之后,女性一方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