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优化探究》高考专题复习-语文
P. 29

高考专题复习语文

                                    文本示例                                              圈点理由


       “ 五十万?” 大师笑了:“ 五千元.这假玉玺的手艺倒是不错.”
        “ 什么?” 帅子跳了起来.
                                                                              对比映 衬: 小 说 用 傲 气 的 帅
        大师将他按下, 说:“ 鉴定古玩必先要懂赝品.你跟我学了几年, 只学会了怎样
                                                                              子与土气的农民打扮的李土
    鉴定真品, 而没有学会怎样鉴别赝品.当初我要你留下来, 为的就是要教你这一招,
                                                                              方形成 反 衬, 正 契 合 了 小 说
    只是你太急于自立门户了, 学艺不精, 吃亏上当是迟早的事.”
                                                                              的主旨.
        帅子瘫倒在地上, 口中喃喃地说:“ 高手, 李土方, 高手”
                                                                ( 原文有删改)




   [ 典例 2 ]   小说如何塑造李土方这一人物形象?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分)                                 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 答题流程]                                                                 1. 直接表现( 正面描写)
     第 1 步: 读文本, 知大意                                                            肖像、 语言( 对话 / 独白)、 动
     这篇小说, 讲述了一个叫帅子的年轻人跟随老师学习古玩鉴定, 但学艺不精, 被一个                                   作、 心 理、 细 节 描 写. 刻 画
     
     叫李土方的骗子欺骗的故事.标题“ 高手” 是帅子被骗后, 对李土方情不自禁的评                                    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内心世
     
     价.小说意在告诉我们, 山外有山, 人外有人, 技无止境, 谦虚好学, 才能立身于世.                                界, 促 进 故 事 情 节 的 发 展.
     
     第 2 步: 审题干, 明角度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 收到
     ( 1 ) 从“ 如何塑造” 可知, 考查的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 )“ 李土方这一人物形                         一种特殊的效果.
     
     象” 明确鉴赏的对象;( 3 )“ 简要分析” 指明答题的具体要求.                                      2. 间接表现( 侧面描写)
     
     第 3 步: 列要点, 找对应                                                            如正衬、 反衬等, 如“ 以次要
          人物 衬 托 主 要 人 物”、 以 景
                语言描写 李土方的语言急切, 极具诱惑性
                                                                                衬人、 以场面衬人等.
               
                外貌描写 李土方形象不佳, 像农民, 极具隐蔽性                                        常见表现手法有:
       正面描写    
                神态描写 李土方神秘又急切, 小心谨慎, 极具欺骗性                                      ① 象征,“ 托 义 于 物”“ 借 此
                    言彼”, 主旨含而不露, 隐而
                行为描写 李土方哆嗦、 慌张、 神神秘秘, 极具伪装性
                                                                                不晦;
      
                          帅子“ 帅”、 自信, 貌似“ 高手”                                   ② 先 抑 后 扬, 既 可 塑 造 人
                  对比、
       侧面描写             
                  反衬                                                            物, 也可铺垫情节;
                          李土方“ 土”, 像农民, 却是“ 高手”
                                                                                ③ 借景抒情, 通过景物的描
                       
     
      
                       
                                                                         
              
                                                                         
     [ 规范作答]
                                                                                写, 来衬托人物悲喜;
                                                                                ④ 以小见大, 由平凡细微的
     
                                                                                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 评分细则]                                                                    ⑤ 联想想象, 可以使文章内
     正面描写中需要从语言、 外貌、 神态、 动作等多角度分析, 另答细节描写也可, 需结合                                容更为丰富, 人物形象更丰
     文本分析, 正面描写答出三点及以上给 3 分, 答出侧面描写给 2 分.                                       满、 生 动, 增 添 文 章 的 艺 术
                                                                                表现力.
                                     解答形象技巧题要注意的七个角度
      1. 肖像描写, 作用是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透露人物的内心活动, 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
    显示人物的性格变化等;
       2. 神态描写, 作用是表现人物在不同境遇中的神情变化, 揭示人物内心活动, 反映人物的心灵状态、 性格特征及
    思想情感的波动和发展过程, 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
       3. 心理描写, 作用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交代人物的思想基础、 行动的内在依据;
       4. 语言描写, 包括对话描写、 独白描写等, 作用是表现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的内心活动, 显示人物的身份、 地位;
       5. 动作描写, 作用是表现人物的性格、 心理、 品质、 身份、 地位、 处境、 状态等;
       6. 细节描写, 如场景细节描写、 服饰细节描写、 动作细节描写、 心理细节描写、 语言细节描写等, 作用是刻画、 突

    出人物性格;
       7. 其他手法: 工笔、 白描、 对比、 衬托、 烘托及修辞手法等.

                                                     4
                                                —  2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