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 - 【空姐面試雲NO. 70】20180830期 –實習空服員?你該這樣做嗎?(手機觀看版本)
P. 18
Info Cloud 17
知名企業免不了被全民用放大鏡來檢視,有明確的制度規劃與清楚的說
明,才可減少爭議。針對實習空服計畫如何能達到產業能留才、受訓者
能夠快速對接,Maggie 老師認為,在歐美航空業行之有年的實習生計
畫是個很好的參考。以下四點是 Maggie 老師認為必須要能夠被釐清,
同時也是各位新鮮人在選擇實習工作上重要的參考指標:
指標 1. 此工作是否與學校學分制度連結
此實習是否列為學分,這個部分可以與學校進行溝通與商談,若列為必
修學分,則必須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許多大專院校設計學院的學生,在
大三都設有企業實習必修學分,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不僅僅付出勞務,
更可以印證所學,再次確定自己的未來志向,投向航空產業不僅僅只是
印象中的美好,而是真真切切的了解。透過學校行政機制的雙軌把關,
更能增強實習制度推動的合理性,但於本次華航的說明中,並無看到這
個部分。
指標 2. 實習單位是否給予充足訓練資源
企業實習制度的推動,必須設有專責單位與專人負責實習生的專業職能
訓練,從實習前的新人訓、到實習中的在職訓練 (OJT),以及實習後的統
整訓練 ( 考核、加強與協助 )、實習生協助方案等輔導系統,方能讓實習
真正有感,而不是將一群什麼都不懂的菜鳥硬生生丟入職場立即上工。
指標 3. 給付勞務與薪資報酬的合理性
實習制度最為人所詬病就是負擔的工作量與正職相當,同工不同酬的論
戰,這也是華航事件勞團最擔憂的主因。企業實習的制度規劃,必須考
量實習學生的年齡、體力、知識與經驗,再次強調著重學習的本質,而
非全然的提供勞務。訂定相對應的勞務量,並依循實習工時調整相關比
重。在這個部分 Maggie 強調回歸勞動法令,該給的就給、不該做的就
不該做。正名與制度化非常重要,應明確區分出到底是「實習」、還是
「建教合作」;到底是學習、還是從事勞務工作;到底是義工、還是志工。
只有在符合法規制度下,明確與社會大眾溝通具體的制度與辦法,方能
減少類似爭議發生,多數的爭議都是來自於灰色模糊空間。
www.aironly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