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實習手冊 一版_Neat
P. 45
心得篇
施傳耕
死亡做為終結生命一切可能性的最後一個終點,顯然是令人悲傷的,而生者們在
面對親人生命消逝的噩耗中,身後一切儀式就顯得必要了,在冗長繁複的喪禮儀式當
中悲傷會隨著一開始的濃烈,慢慢隨著時間雋刻在心中最深處,轉變為淡淡憂傷的回
憶,誠如海德格所說:「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
意義。」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對我學習哲學歷程與實務認知的一段必要過程,
死亡也許聽起來很遠。但,事實卻是時時刻刻發生在你我身邊,對我來說在短短幾十
年的生命當中,珍惜與則己所愛才是最重要的,生命無非就是選擇的累加,宇宙如此
龐大而人如此渺小,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因此我非常認同海式的一段話:
「人是被拋入世界、能力有限、處於生死之間、對遭遇莫名其妙、在內心深
處充滿掛念與憂懼而又微不足道的受造之物。這個受造之物對世界要照料,對問
題要照顧,而自己本身則常有煩惱。處於眾人中,孤獨生活,失去自我,等待良
心召喚,希望由此成為本身的存在。」
這次的實習體驗也不是一般實習服務所能體驗到的,因此非常建議系上能持續與
台南市立殯葬所聯繫,能讓後續的學弟妹們也可以接觸到一般人一輩子都無法體驗到
的服務經驗;哲學一開始的命題也是最重要的命題就是關於死亡,而死亡就涉及到了實
體存在的議題;誠如康德所言「沒有內涵的思想空的,沒有概念的直觀是盲目的。」
(Thoughts without content are empty, and intuitions without concept are
blind.)這句話體現了名言乃是反應出他對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調合,這也顯在的
強調理論與實務經驗結合的重要性,既然如此探討關於死亡與存在的議題,去接觸關
於死亡與主體存在所有可能性終止的場域就顯得有必要性。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