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No.19關照季刊 May 2024
P. 56

May.2024



            多人對癌症末期病患感受、需要的重視與關懷以及瀕死現象的存在。

                 針對何謂死亡教育?隨著年代的更迭,不同 領域的專家學者們也紛紛

                 提出不同的解釋:

                 Quint 主張「死亡教育」讓人們了解死亡與瀕臨死亡是有限生命的必經

                 過程。」

                 Crass 認為「死亡教育不僅教導死亡和瀕死問題,更重視如何為生命的

                 過程添加意義」


                 Corr 等強調「探討死亡、瀕死及哀慟的教育就是死亡教育,而死亡和性
                 一樣是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也是生命經驗的一部份,死亡教育

                 的內涵應以全人發展的角度來開展。」


                 Warren 主張,死亡教育與研究,所涵蓋的面向應該是多層次的,也就
                 是死亡教育與研究的本身亦具有理論與應用的層次。在理論層次上包括

                 死亡教育理論、死亡教育哲理等等、應用層次包括死亡教育的課程設計

                 與教材教法、課堂中師生互動和教學許福等等。

                      這些主流的死亡教育論述,基本上提供死亡教育基本素材,主要是

                 告訴實 務工作者或現場教師,死亡教育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以 及

                 死亡教育該討論哪些主題等等。如果把死亡教育連結到整個社會、文化

                 的層面,可以看到這些論述過度樂觀的 色彩,當格局拉大, 很 容易識
                 破表相或浮面的研究,死亡禁忌背後的機制到底是什麼問題,其實都沒

                 有觸及。這可以說是專家效度的盲點。


                                三、開啟生死教育與研究批判的進路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林綺雲在翻譯《死亡教

            育與研究—批判的觀點》時歷時三年才完成,她不斷反思台灣學界未經反
            省卻一窩蜂普遍開設死亡教育課程、蔚為風潮之際,能夠看到一本對死亡

            教育充滿疑問句的批判書時,油然而生不可思議之心,翻譯時也戰戰兢兢,




      52  專業.迅速.誠信.合理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