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No.19關照季刊 May 2024
P. 57

第十九期 季刊





            深怕誤解作者原意或未能盡表其深刻意含。所以本書擬從基進(radical) 或
            更為批判 (critical) 的角度檢視死亡教育與研究的根本問題。 基進乃追根究

            底的精神以避免流於形式僵化而缺乏反省、批判是謹慎的判斷或觀察,藉

            著理論與實務的考查,找到知識或研究的根本限制之後並嘗試突破限制,

            能為未來相關的發展開拓更寬廣的視野與空間。當任何一個學問成為顯學
            時,可能涉及制度機構面的運作。當死亡教育被視為必須時,很多課程設

            計、教材就被視之當然的接受。需要一雙能穿透現場的眼睛,批判性地檢

            視這正在進行中的死亡  教育的理性基礎,避免在教育複製(reproduction)

            過程中喪失人文、個體與哲學之本質。

             (一)死亡的哲學問題


                      存在主義或 Heidegger(1927/1978) 是極少數對人類的死亡 意識做
                 相當完整描述的西方哲學思潮。強調死亡的個體性(individuality) 與其

                 對生命的完整性(wholeness or totality) 的貢獻,他認為死亡意識是創造

                 個體性的重要因素, 也是提供個體生命完整性的重要結果:換句話說,
                 唯有透過死亡,一個人的獨特性與完整性才得彰顯。


            (二)死亡的心理學取向

                      人們在面對失落時帶來悲傷的反

                 應,是否可以找到共同或普遍的反應

                 模式或原則?理論上單純的與複雜的

                 悲傷反應如何二分? Warren 指出悲傷
                 的處理因社會人際關係的變動,如家

                 庭結構變遷、人口老化等使人際關係

                 逐漸鬆散下,使悲傷的處理也邁向機

                 構化、專業化。心理的痛苦轉為由陌
                 生人、專業來服務,甚或鼓勵教育的

                 介入。





                                                                                                      53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