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 - No.16 關照季刊 May 2023
P. 21

第十六期 季刊




            死亡無常對生命的意義的啟發


                    對於佛教而言,靈魂 ( 心識 )

            是不滅的,人誕生於世,就必須面

            對各種死亡的因素、不定時及必
            然。佛教立基於時間觀念的無常之
            論,原理並非引發人們恐懼死亡,

            其目的在於希望眾生能夠覺醒,認

            清脫離輪迴,獲得解脫才是究竟之
            道。因此,佛法中大量的談論了各                               要點,嘗試從佛教生死觀的論點與
            類無常的具體思惟、利益、價值乃                               生死學作一結合對照,期望有助於

            至於修行的方式,筆者大體上濃縮                               對死亡議題尚有疑惑及恐懼者,能

            了近年來佛教生死學的代表作品,                               以另一個角度省思生命,建立更正
            介紹了定時思維死亡的觀修及落實                               向的生命價值與啟發。
            生活中的慈愛與利他兩類對治修行







              參考文獻


               1、多傑仁卿喇嘛譯,噶千仁波切著,2023,《臨終導引》,台北:眾生文化。

               2、希阿榮博堪布,2014,《次第花開》,台北:橡樹林文化。

               3、索達吉堪布,2020,《苦才是人生》,台北:如果。

               4、索達吉堪布譯,華智仁波切著,2019,《大圓滿前行 - 普賢上師言教》,台北:
                  如果。
               5、曾煥棠,2018,《認識生死學 - 生死有涯 ( 第二版 )》,新北:揚智。

               6、鄭振煌譯,索甲仁波切著,2015,《西藏生死書 ( 第四版 )》,台北:張老師文化。

               7、Mullin, Glenn H. trans.1982. Songs of Spiritual Change: Selected
                  Works of the Seventh Dalai Lama. New York: Snow Lion.
               8、Screech, M. A. trans. Montaigne, Michel de.1991. The Essays of Michel
                  de Montaigne. London: Allen Lane.





                                                                                                      17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