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No.16 關照季刊 May 2023
P. 23
第十六期 季刊
而言,才能有實際的協助與陪伴。但在中央主管機關未明
訂及頒布任何規範之前,仍需讓無所適從的禮儀師及逝去
至親的家屬有一個悲傷輔導互相溝通的方式,家屬及遺親
仍需要一個完整的悲傷輔導的過程,因而產生了想要設計
一份可以界定、評估在喪親第一時間所產生的急性悲傷的
量表,做為禮儀師悲傷輔導的溝通工具之一。
註1:禮儀師管理辦法第八之一條中所定專業教育訓練包括下列四類課程,一、
殯葬政策及法規;二、禮儀師職業倫理;三、殯葬相關公共衛生及傳染病防治;
四、殯葬服務趨勢及發展。
禮儀師悲傷輔導演化歷程簡述
隨著政策及行業專業化備受重視,我國政府於 2014 年頒
布了禮儀師執照,並明文規範「悲傷輔導」為其工作內容之一,
然而在禮儀師執照頒布前就沒有悲傷輔導嗎?因此筆者根據相
關文獻回顧整理了禮儀師執照頒發前後「悲傷輔導」的執行情
形及禮儀師本身認知的變化。
以魏麗敏 (2013) 為例,禮儀師普遍認為有關悲傷輔導之
問題過於文言文,意義太過廣泛,對禮儀師而言,悲傷輔導服
務之歷程,是一整個程序化的過程,像是抄經書、折蓮花,是
例行事務,無法個別化進行輔導。而在蔡少華 (2008) 及陳貴
芝 (2010) 的文中表示,禮儀師主張將遺親當成自己的家人,透
過共感悲傷來達成悲傷輔導的目的,然而因面對其悲傷負擔及
壓力過大,常出現情感無法調適的狀況。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在
禮儀師執照頒發前,禮儀師本身對於悲傷輔導就有現場職能需
求,但禮儀師對於悲傷輔導的定義是模糊不清,並不知其具體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