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39

2018年2⽉18⽇ 星期⽇
                ⽣⽽眇者不識⽇,問之有⽬者。或告之曰:「⽇之狀如銅盤」,扣盤⽽得其聲,他⽇聞鐘,以為⽇
                也。或告之曰:「⽇之光如燭」,捫燭⽽得其形,他⽇揣籥,以為⽇也。⽇之與鐘籥亦遠矣,⽽眇者
                不知其異,以其未嘗⾒⽽求之⼈也。道之難⾒也甚於⽇,⽽⼈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
                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盤⽽之鐘,⾃燭⽽之籥,轉⽽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道
                者,或即其所⾒⽽名之,或莫之⾒⽽意之,皆求道之過也。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曰:「道可致⽽
                不可求。」(蘇軾〈⽇喻〉)


                1.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何者與本⽂所⽤的比喻相似?
                (A)瞎⼦摸象
                (B)緣⽊求⿂
                (C)刻⾈求劍
                (D)野⼈獻曝

                2.⽂中「⽇之與鐘籥」的「之」字,與下列何者⽤法相同?
                (A)問「之」有⽬者
                (B)以其未嘗⾒⽽求「之」⼈
                (C)道「之」難⾒也甚於⽇
                (D)⾃盤⽽「之」鐘

                3.本⽂使⽤⼤量的譬喻,下列那⼀項敘述不合本⽂的意思?
                (A)以「有⽬者」譬喻得道者
                (B)以「銅盤」譬喻太陽的形狀
                (C)以「燭光」譬喻太陽的光
                (D)以「鐘籥」譬喻不可求的道




                  ⽣下來就瞎的⼈,不認識太陽,向有眼睛的⼈問太陽的情形。有⼈告訴他:「太陽的樣⼦像銅盤
                ⼦。」他敲敲銅盤⼦,知道了那種聲⾳。⼀天,聽到打鐘的聲⾳,以為是太陽。⼜有⼈告訴他:「太
                陽的光像蠟燭。」他摸摸蠟燭,知道了那種樣⼦。⼀天,他摸了摸短笛⼦,以為是太陽。太陽和鐘和
                短笛⼦,差得很遠呢;可是盲⼈不知道它們的分別,因為他沒有⾒過太陽,是向別⼈打聽來的太陽
                啊。
                  聖⼈的道理,比太陽更難理解;⼀般不理解道理的⼈,跟盲⼈差不多。明達的⼈告訴他,雖然有
                巧妙的比喻、良好的指引,也不過像拿銅盤、蠟燭比太陽罷了。從銅盤聯想到鐘,從蠟燭聯想到短笛
                ⼦,輾轉地視察形容下去,不知道要弄到什麼境地呢?所以世界上講聖⼈的道理的,或者就他⾃⼰看
                到的講⼀套,或者什麼也沒看到,就胡亂臆測;這都是求道的錯誤啊。

                (D),(D),(C)























               !39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