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6

2018年2⽉18⽇ 星期⽇

               學⽽第⼀(論語)


                ⼀、⼦曰:「學⽽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有朋⾃遠⽅來,不亦樂(⾳勒)乎;⼈不知⽽不慍
                (⾳孕),不亦君⼦乎?」

                孔⼦說:「不斷的學習,與不斷的複習,豈不是很令⼈喜悅的事嗎?有學⽣遠道來求學,難道不是⼀
                件令⼈感到⼗分快樂的事嗎?教導學⽣,他們有不懂的時候,也不惱怒罵⼈,這不是很有修養的表現
                嗎?」

                ⼆、有⼦曰:「其為⼈也孝弟,⽽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務本,本
                立⽽道⽣。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說:「⼀個⼈若是在家裡能孝順⽗⺟,尊敬兄長,在社會上卻喜歡做⼀些冒犯長上的⾏為,像這
                樣的⼈是很少的。⼀個服從長官的⼈,⽽喜好為非作亂,更是不太可能發⽣的。在上位的領導者,推
                ⾏政務的時候要注重根本⼤事,根本穩固了,樹就⾃然會枝繁葉茂。孝順⽗⺟,友愛兄弟這兩件事,
                恐怕就是仁的根本吧?」
                三、⼦曰:「巧⾔令⾊,鮮矣仁。」

                孔⼦說:「花⾔巧語,刻意裝出⼀副討⼈喜歡的諂媚表情或態度,這樣的⼈,是很少有仁德之⼼
                的。」

                四、曾⼦曰:「吾⽇三省(讀醒)吾⾝:為⼈謀,⽽不忠乎?與朋友交,⽽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說:「我每天⽤三件事作⾃我反省:答應了別⼈的事,有沒有『盡⼼盡⼒』的去做呢?和朋友交
                往,有沒有守信⽤呢?我教導學⽣的事(道德、修為的事),⾃⼰有沒有做到?」

                五、⼦曰:「道(同導)千乘之國,敬事⽽信,節⽤⽽愛⼈,使⺠以時。」

                孔⼦說:「治理有⼀千輛兵⾞這樣⼤⼩的國家,謹慎地做事,建立⼈⺠對政府的信⼼,節省政府的⽀
                出,愛護⼈⺠,徵調⼈⺠服公務時,不可在農忙時節。」
                六、⼦曰:「弟⼦入則孝,出則弟,謹⽽信,汎愛眾,⽽親仁。⾏有餘⼒,則以學⽂。」

                孔⼦說:「⼀個⼈如果在家能做到孝順⽗⺟,出得家⾨,在社會上⼜能尊敬長上,謹⾔慎⾏,能『⼀
                視同仁』與周遭的⼈友愛相處,⼜能常常接近社會賢達,與品德學問⾼的⼈交往。等到各種立⾝處世
                的必要修養都學會了,覺得很輕鬆⾃在之後,就可以開始學習各種技藝(譬如六藝)。」
                七、⼦夏曰:「賢賢易⾊,事⽗⺟能竭其⼒,事君能致其⾝,與朋友交,⾔⽽有信,雖曰未學,吾必
                謂之學矣。」

                ⼦夏說:「尊敬賢者要有『肅然起敬』的態度,事奉⽗⺟要盡⼼盡⼒,為國家做事,要能全⼒以赴,
                與朋友交往,要遵守『說到做到』的誠信原則,⼀個⼈若能做到這幾點,雖說不識字,我也認為他是
                ⼀位飽學之⼠。」
                八、⼦曰:「君⼦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者,過則勿憚改。」

                孔⼦說:「在上位的⼈,不莊重就沒有威儀,讀書⼈不莊重,書就讀的不踏實。⼼中時時刻刻都要有
                忠信的意識,不要與比⾃⼰德⾏差的⼈交往,有錯不要怕改。」

                九、曾⼦曰:「慎終追遠,⺠德歸厚矣。」
                曾⼦說:「如果⼤家都能很謹慎的辦理⽗⺟的喪事、祭祀祖先,社會風氣就會變得敦厚純樸了。」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