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10
2018年2⽉18⽇ 星期⽇
季康⼦問孔⼦道:「要怎樣才能讓⼈⺠尊敬長上,忠於國家,並能相互勸善呢?」
孔⼦說:「⾯對⼈⺠時,⾔⾏能夠莊重,⼈⺠⾃然產⽣恭敬;教導⼈⺠對⽗⺟盡孝,⾃⼰也能夠慈愛
⼈⺠,百姓就會忠愛國家;選出善⼈擔任公職,來教導不善的⼈,⼈⺠就能相互勸勉向善!」
⼆⼗⼀、或謂孔⼦曰:「⼦奚不為政?」⼦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
為政,奚其為為政?」
有⼈對孔⼦說:「您為何不從事政治呢?」
孔⼦回答:「書經上說:「孝啊,就是孝順⽗⺟、兄弟友愛,以這樣品德影響政治,這也是⼀種參
政,難道衹有做官才算從政?」
⼆⼗⼆、⼦曰:「⼈⽽無信,不知其可也。⼤⾞無輗,⼩⾞無軏,其何以⾏之哉?」
孔⼦說:「⼀個⼈假使沒有信⽤,就不知道他還有什麼可以取法的了。這就像是⼤⾞缺了連接⾞和⽜
的『輗』,⼩⾞缺了連接⾞和⾺的『軏』,如何能前進呢?」
⼆⼗三、⼦張問:「⼗世可知也?」⼦曰:「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
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張問孔⼦道:「⼗世以後的演變,我們能不能知道呢?」
孔⼦回答說:「殷朝的禮制是從夏朝來的,所增加和刪除的部分是可以知道的;⽽周朝的禮制是從殷
朝來的,所增刪的部分也是⼀樣可以知道的。假使後代接續周朝所設立的禮制,即使經過百世,也⼀
樣可以知道。」
⼆⼗四、⼦曰:「非其⿁⽽祭之,諂也。⾒義不為,無勇也。」
孔⼦說:「祭拜他⼈的祖先,或是祭拜⾃⼰不該祭的⿁神,為了貪求賜福,這是諂媚的⾏為;遇到應
該做的事,卻極⼒逃避,這是缺乏勇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