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國考各科總整理
P. 9

2018年2⽉18⽇ 星期⽇
                ⼗、⼦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焉廋哉!⼈焉廋哉!」

                孔⼦說:「觀察⼀個⼈做事的『動機』,再看看他的『⾏為』,再深入的了解⼀下他喜歡什麼樣的
                『⽣活態度』。⽤這樣的⽅法去了解⼈,誰能隱瞞得了啊!誰能隱瞞得了啊!」

                ⼗⼀、⼦曰:「溫故⽽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說:「溫習以往所學的舊知識,可以從中體會出新道理來,這樣⾃⼰才會不斷的進步,才能為⼈
                之師。」

                ⼗⼆、⼦曰:「君⼦不器。」

                孔⼦說:「志在成為道德學問有成的君⼦,不要像⼀種器具,只限單⼀功⽤⽽已。」

                ⼗三、⼦貢問君⼦。⼦曰:「先⾏其⾔,⽽後從之。」

                ⼦貢請問孔⼦, 如何成為⼀個德學兼備的君⼦。孔⼦回答說:「⾸先必須講究⼒⾏。事情完成了,
                隨後補充說明即可。」

                ⼗四、⼦曰:「君⼦周⽽不比,⼩⼈比⽽不周。」

                孔⼦說:「⼀位有德的君⼦,遇到事情總是考量全體,公正無私;⽽品德學問⽋缺的⼩⼈卻是偏袒徇
                私,喪失了公正。」

                ⼗五、⼦曰:「學⽽不思則罔,思⽽不學則殆。」

                孔⼦說:「只是學習⽽不加以思辨其中義理,會令⼈茫然無所得,反之,只注重思維⽽不去學習,就
                容易疑惑不決,無法⼒⾏。」

                ⼗六、⼦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孔⼦說:「專在⼀端下功夫⽽不全⾯思考,這是非常有害的。」

                ⼗七、⼦曰:「由,誨女(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孔⼦說:「仲由,教你如何才是『真知』的道理。如果遇到知道的事,就說知道;遇到不知道的事,
                就說不知道。這樣誠實⾯對⾃⼰,不加掩飾,正是『真知』的真正涵義。」

                ⼗八、⼦張學⼲祿。⼦曰:「多聞闕疑,慎⾔其餘,則寡尤;多⾒闕殆,慎⾏其餘,則寡悔。⾔寡
                尤,⾏寡悔,祿在其中矣!」

                ⼦張請教孔⼦謀官職的⽅法。孔⼦說:「多聽,把有疑問的事理暫時保留,其餘有把握的部分,則謹
                慎地發表出來,這樣說話就很少有過錯;多看別⼈如何做事,對於有危險的事,不要去招惹它,其餘
                沒有危害的事,還要謹慎的去做,這樣就不致有後悔的事發⽣。說話少過錯,做事少後悔,就不愁沒
                有官作了!。」

                ⼗九、哀公問曰:「何為則⺠服?」孔⼦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服;舉枉錯諸直,則⺠不服。」

                魯哀公問孔⼦道:「我要怎樣做,才能讓百姓信服政府呢?」
                孔⼦說:「舉⽤正直的⼈,職位安排在邪惡的⼩⼈上⾯,百姓對政府就有了信⼼,便肯服從政府了;
                若是舉⽤邪惡的⼩⼈,職位⼜安排得正直的⼈⾼,百姓對政府必然失去信⼼,⼼中便有所不服!」

                ⼆⼗、季康⼦問:「使⺠敬忠以勸,如之何?」⼦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教不
                能,則勸。」







               !9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