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伤寒论善缘图解
P. 8
本 熱(少陰之上,君火主之,故也)
少陰
中氣 太陽(小腸與心為表裏)
本經之標、本、中三氣
標(主外) 少陰
(本經上火下水:上火,即手少陰心;下水,即足少陰腎。以下承接太陰經)
。太陰之客邪未罷,勢必傳于少陰,則治少陰必兼治太陰;若全不見太陰症,
病 而專見少陰症,則專治少陰,方為合法。
機
少
陰
經
證
解
經
病 脈微細,但欲寐是也。夫細微欲寐,少陰之病情悉具,元陽之虛,不交于陰,
( 陰氣之弱,不交于陽可知也。主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令陰陽交而水火合,非發
本
經 汗之義也(世多不識)。服此方而病可立解,立法之奇,無過於此。
自 。
病
)
病人真陽素旺,客邪入而附之,即從陽化而為熱。熱甚則血液必虧,故病見心
煩不眠,肌膚燥熯,小便短而咽中乾,法宜養陰以配陽,主以黃連阿膠湯,分
協火症
解其熱,潤澤其枯。
變
症
病人真陽素弱(陽弱陰必盛),客邪入於其中,即從陰化。陰氣太盛,陽光欲
協水症 絕,故病見目瞑倦臥,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四肢逆冷,法宜回陽
,陽旺陰自消,病庶幾可愈矣。
美國雙桂書院 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