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百年香港中式飲食
P. 83
戰後酒樓雜記
1950年代,這些酒家已「 冷氣開放 」,門口有門僮及印籍司閽,氣派 13
1948年,福建聚春園飯店,供應「 八閩筵席 」。同年,經營京滬川菜 和平後,規模較大的酒家為大同、中國、金龍( 原名大金龍 )、大
的九龍大飯店,推出:四拼盆、四熱炒、七大菜、二點心的筵席。每席 華、金陵、廣州以及灣仔的英京等。大部分為整座大型建築,或多幢相
一百五十元,可算昂貴的了。 連的四層高樓宇。
1949年,京都大酒店,聘到「 天香樓杭菜 」主人孟永春督廚,烹製杭
州菜及點心。 豪華。
巴喇沙上海飯店於同年九月,推出「 洋澄湖清水大閘蟹 」,相信這是最 上述酒家僱有衣著華麗的女招待,1952年曾舉辦「 侍林皇后 」選舉。
早一批來港的大閘蟹。1950年一間位於吳淞街,快樂戲院旁的「 天香樓 」 香港各界華人曾於1952年及1953年假座金陵酒家,分別宴請英國根
亦運到「 大閘蟹王 」,每斤售五元八毫。 德公爵太夫人,及美國副總統(1972年訪華的總統 )尼克遜。1959年假
上海三六九菜館,供應鎮江餚肉、燻魚。 英京酒家宴請英皇夫愛丁堡公爵。1961年在華人行的大華飯店款待英國
同年開業之「 何倫會賓樓酒家 」,供應平( 京 )津菜,其炒粉被稱為 雅麗珊郡主。至於在1975年首次訪港的英女皇之招待宴會,則在大會堂
「 何倫炒粉 」漸漸演變為低俗的市井語句。 酒樓舉行。
1950年,一間位於「 小上海 」北角英皇道的「 皇家飯店 」,及一間宣 1957年,華人代表羅文錦等,亦在金龍酒家設宴款待訪港的英國防部
傳供應「 九大簋 」( 九大碗菜式 )的「 赤柱飯店 」開幕。可是,食「 皇家 長桑第斯,可見未有會議展覽中心之前,各大酒樓皆為主要的宴請及交
飯 」即暗示入獄,為港人之大忌,皇家飯店不久便消失了。 際場所。
1951年, 一 間 上 海 老 正 興 酒 家, 供 應「 無 錫 船 菜 」。 而 另 一 間 豐 澤 最先有夜總會的飲宴場所是在鰂魚涌,開業於1940年的麗池夜總
樓,則供應營盤口、蘑丁及烏魚蛋。最難忘的是1960年代,啟超道老正興 會。由1946至1952年,多屆香港小姐選舉在此進行。
的「 小白蹄客飯 」,尖沙咀麼地道鹿鳴春的北京填鴨。 1950年代開張的酒樓酒家,不少都設有夜總會,當中包括東都花園、
回說廣東菜中之客家菜,以「 抵食大件 」見稱,頗適合生活條件低下 美麗華酒店、豪華樓、瓊華酒樓、花都酒樓、天鵞酒家、都城酒樓、
的五六十年代之普羅大眾。1949至1950年間,已有泉章居的總店和分 雲華酒樓、樂宮樓、百樂門餐廳、翠華酒樓、麗宮酒樓,以及早期名為
店,開設於深水埗大埔道和北河街138號。同時,還有一間設於油麻地西 「 首都 」的月宮酒樓等。而著名的金城酒家亦於1954年加設夜總會。
貢街19號的中英飯店。 1960至1970年代開張的酒樓夜總會,較著名的有中區的夏蕙和京
此外,還有位於德輔道西24號的江記東江菜館、寧波街6號的總統東 華、灣仔的仙掌( 甘露 )、喜萬年、北角的新都城、銅鑼灣的碧麗宮、尖
江菜館等多間。但最著名的是開業於1950年代,位於銅鑼灣怡和街勝斯 沙咀的金冠、京漢、漢宮、海天、海洋皇宮、海城,以及旺角區一帶的
酒店內的醉瓊樓。約1980年為該酒家的全盛期,差不多每個環頭都有一 國際和慶相逢等多間,不少為各大機構聯歡、商業交際等的熱門宴聚場
間,現時港九仍各有一間在經營。較著名者還有1960年代位於平安大廈及 所。
謝斐道的梅江飯店,通菜街的粵都飯店及九龍城之富都城客家菜館等。 1948年,英京酒家的廣告標榜其規模為「 一連九間,大禮堂筵開百
席,炮竹齊鳴,驚天動地。」
迄至1967年為止,港九包括大同、中國、金城、英京及瓊華等大酒
家,每遇上大排筵席( 由數十至一百席 )時,都會在九時正鳴入席鐘的一
刻,燃放一串數層樓長度的炮竹,「 砰砰嘭嘭 」的炮竹聲,響徹中環及半
山以至灣仔一帶,真是「 驚天動地 」。依俗例,一到鳴炮竹,赴宴的賓客
便應卻步,打道回府,或自行往食店吃雲吞麵等充飢。
當時可於一層樓面筵開百席的酒家,除英京外,還有中國、建國、大
82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