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20200422
P. 137
中國家庭教育理論之探討
作用被擴展甚至演變為撫養教育甚至家庭照顧的主要責任者。
剩餘價值的產生,使得男性有能力將女性限制於私領域,女性很
長一段時期內被囿於家庭而喪失公領域的權力與機會。生育賦予女性
的獨特性尤其是女性在家庭中的“獨特”作用成了她們在社會生產
中發揮主體性作用的主要障礙。
在家庭中,婦女從家庭手工業的物質生產主體,到家庭退出物質
生產領域的機器大工業時期直接進入勞動力市場,其角色也逐漸轉為
全面參與社會生產和人口再生產相結合,發揮其養家、持家、培育子
女的綜合作用。但是,時間和精力的有限,導致婦女在以生育為主的
家庭勞動與物質生產為主的市場勞動之間面臨矛盾與衝突。
婦女是家庭建設的重要貢獻者,也是家庭幸福的最大受益者。在
社會主義新中國,婦女的社會地位、家庭地位都得到很大提高。
明理賢慧、甘於奉獻的女性,大多是家庭和諧的主導力量。家庭
和諧是全家人的事,男性當然責無旁貸,但母親或妻子對家庭內部關
係的影響往往更為突出。其原因是,她們撫養孩子、照顧老人、操持
家務,承擔的責任更多,付出的精力更多,對家庭成員的關愛更多,
因而更有凝聚力、感召力、說服力,在家庭內部是自然的中心。
第一,婦女是家庭經濟的承擔者。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
婦女地位明顯提高,早已從“相夫教子”、“侍奉公婆”、“操持家
務”的傳統定位中解脫出來,走入社會,參與經濟建設。她們以自己的
勞動為社會貢獻著智慧與力量,同時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增加了家庭收
入,實現著自身的人生價值。第二,婦女是家庭文化的建構者。女性
在家庭中往往起著紐帶的作用,將家庭成員有機聯繫在一起。婦女在
家庭中有著多重身份,協調著多種關係。感情細膩、善於溝通是女性
的優勢所在。孝敬公婆,與丈夫相濡以沫、齊頭並進,教育子女,營
造良好的家庭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婦女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第三,
婦女是家庭和諧的主導者。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準不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