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12cases
P. 16

自主學習









                                學校實踐:浸信會天虹小學

                                DreamStarter:夢想的距離                             校長 朱子穎





                                生活在香港,無論你是家長、學生或老師,當談及「夢想」,那一種「離
                            地感」,就像尼爾岩士唐在 1969 年從登月艙中走出,踏上月球表面一般,前
                            無古人,後亦無來者。或許當你每天工作 13 小時回家,看到孩子功課中有一份
                            「我的夢想」的作文,你會帶疲倦的身軀,像太空人一般,「堅離地」協助子
                            女完成功課。

                            探索宇宙有必要嗎?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質疑登月計劃的實用性,為什麼甘迺迪總統要投
                            資這麼多金錢在太空計劃?非洲贊比亞修女瑪麗尤肯達在  1970  年向美國太空
                            總署那一問,很厲害!「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你怎麼捨得為遠
                            在太空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這個問題既挑戰探索宇宙的必要性,也背負
                            另外一個問題:「我們要有夢想,意義到底是什麼?」

                                的確,地球和我們人類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許多的現實的問題要去解
                            決,我們都是按現有的方法去處理及解決今天的各種問題。根據前人的經驗
                            來處理現實的問題,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如果世界沒有了
                            擁有夢想的人、勇敢追夢的人以及創新實踐夢想的人,去處理
                            一些前人沒有處理過的問題,或發現一些從來沒有人想過的辦
                            法,人類只都坐以待之,這絕不是一直在發展的人類文化及社
                            會的使命。正是因為人類從不停止「夢想」的腳步,我們才從最初的石器
                            時代發展到今天的文明世界。

                            改時間表 師生一同尋夢
                                作為今天的學校,我們責無旁貸,需要創造平台,讓今天的孩子找到
                            「夢想」。為了實踐這個「夢想」,浸信會天虹小學於上學年開始,推動
                            「DreamStarter 啟夢者計劃」,改變現有課堂時間表,讓每個學生在一個學年
                            裡,與老師一起實踐一個夢想,希望學生在毋須追趕功課進度下與教師一同尋
                            夢,及從不同探索體驗中得到書本外的知識。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