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 - 白沙屯媽 北港徒步進香文化年刊第06期 (2020)
P. 10
手感傳遞的情誼 節慶衍生的準備工作等,皆屬其工作範圍,
而每年為白沙屯進香團糊火缸,是其中一
專訪北港朝天宮糊火缸團隊 項。但關乎聖物安全的糊火缸重要工作,負
責人員有無特別條件?參與白沙屯進香數十
年的北港朝天宮祭祀文化組長紀仁智表示,
楊天興
「細心」是關鍵。
每年白沙屯媽祖帶領數以萬計的香燈腳,
糊火缸的技術並無特別指定專人,全體工
從近二百公里外的苗栗白沙屯,千里迢迢徒
友班都要學習,從中找出特別細心的人員負
步來到北港朝天宮,為的就是燃引朝天宮終
責,而在負責人員屆退前,必須嚴格觀察繼
年不滅長明燈的萬年香火,融合住持高僧誦
任者的所有工序是否已達到要求。此項技術
經禮懺後焚燒的疏文,將具靈力的神聖之火 糊火缸的工作由朝天宮工友班代代相傳,左至右為陳明哲
至今仍由口頭傳授,並無紙本紀錄,例如材 (已退休)、許瑞盛(老班長,歿)、吳志銘(現任班長)、
平安引回白沙屯,以護佑人民與地方。為使 許壽福。(民國 92 年 5 月 12 日攝,北港朝天宮 提供)
料增減的比例,完全取決於揉捏黏土時的手
香火不滅,值年副爐主與相關人員於進香途
感,無法倚賴科學計量;抑或是土層的厚度,
中須日夜照應火缸與香擔,其不僅盛裝神聖
也得靠師傅的經驗。加上一年僅有一次的實
香火,更承載眾人對來年的希望與期盼。
作機會,所以對於各項細節都會特別講究。
白沙屯拱天宮進火用的陶瓷火缸,據傳為
「怎麼糊火缸,都是老班長教我的。」在
工友班資歷長達二十年的班長吳志銘,指著
老照片裡的前輩身影細數過去。照片裡的吳
楊秀娟 攝影
志銘站在前輩身旁,顯得格外年輕,其獨力
擔任每年糊火缸工作轉眼已超過十多年,這
清末所製,是超過百年的重要文物。為避免 幾年也開始交棒傳承。
這珍貴火缸被炙熱的高溫損傷,每年在進火 朝天宮工友班吳志銘(左)與蔡肇旭(右)擁有多年的糊
火缸經驗。(曾佳茂 攝影)
前,須於火缸內外糊上一層隔熱用防火材 時間的壓力
料,此項工法稱為「糊火缸」。其技術起源
楊天興 攝影
何時已不可考,自有詳細的進香紀錄以來, 已接手糊火缸工作的蔡肇旭先生,自民國 層,就得泡在水中至少一小時以上。加上剛
這項工作一直由北港朝天宮工友班世代相 94 年加入朝天宮工友班,至今亦有十五年 糊上火缸的泥土十分潮濕,若未完全乾燥,
傳,為遠道而來的白沙屯進香團,提供獨一 資歷。問起他們每年糊火缸時有無壓力?吳 絕不能直接盛裝火種,否則恐有龜裂之虞,
無二的服務。 志銘與蔡肇旭都異口同聲地回答「時間」二 因此這份工作往往得跟時間賽跑。
字。蔡肇旭憶起過去,白沙屯媽祖進香團通
代代相傳的技術 常都在抵達北港當天早上,將火缸送到朝天 糊土完成後使其自然風乾,自是最理想狀
宮,緊接著當晚可能就要踏上回鑾之路。 態,但遇時間緊迫,為加速烘乾速度,過去
朝天宮工友班目前正式編制有六人,工作 甚至曾開啟辦公室內的大型冷氣機,將剛糊
相當吃重,舉凡廟內清潔、安全、及配合各 然而,光是要先褪去前一年糊製的舊有土 好的火缸小心翼翼地捧上辦公室頂樓,藉冷
蔡奇璋 攝影
08 文化專欄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