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10

柳下惠三次被革職。

               (1)為岑鼎(鼎名)事被魯君所黜

               (2)與臧文仲意見不合,被其所黜

               (3)與夏父弗忌意見不合,被其所黜。




                         皇侃疏引李允說:「舉世喪亂,不容正直,以國觀國,何往不黜?若不舍

               直為曲,則是地皆合,又何必遠離舊邦?」當柳下惠被黜而不離去,是「降志

               辱身」的事,他能不行枉道,孟子稱許為「聖之和者」。聖賢出仕,非為榮

               祿,藉權行道,一秉大公,順天應命,不染塵欲,不以歡戚、毀譽、富貴、貧
               賤以動其心,誠乃千古典範,為進德修業者之楷模。








               《論語愛》(97)每天五分鐘 2019/9/5


                        長沮桀溺(二隱者名)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問過河的渡口)
               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原本子路執疆駕車,今下車問津,故夫子

               自代)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

               知津矣!」(借道路的道,當孔子欲行的道,暗譏孔子不識時務)問於桀溺,

               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

               「然。」曰:「滔滔(洪水橫流氾濫貌,喻時局混亂)者,天下皆是也,而誰
               以易之(改變、改革)?且而與其從辟(同“避”)人(無道之君)之士(有

               道的人)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屏絕世人隱居的人)哉?(還不如學他們這班

               隱士呢?)」耰而不輟(耰音憂,播種後蓋土,不停止)子路行以告(行至孔

               子面前告以情形),夫子憮然(悵惘失意的樣子。孔子以沮溺不達己意,而妄

               非己)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謂天下的人)之徒與(猶言與此輩

               相親)而誰與(與誰相親)?天下有道,丘不與易(替它改變)也。」
               (18.6)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