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7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197
當別人提出好的意見,或者揭露你的過失時,自己應當虛心接受,並把他
當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識。誰也不願輕易得罪別人,倘若不是出於好
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即便是再完美的人,也難免會有發現不了的
過失。需要常有人在旁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徵為鏡。如果聽到說自己過失就
氣,贊楊自己就歡喜,那永遠都無法改正錯誤,言行舉止也會越來越不如法。
這樣一來,損友將日益親近你,益友則會漸漸遠離你。
《論語愛》(179)每天五分鐘 2019/11/26
孔子曰:「益者三樂(音要,心有所喜好),損者三樂;樂節禮樂(音月,
所有動作,皆得禮樂之節),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音洛,
以侈肆驕縱為樂)
,樂佚遊(惰慢遊蕩,出入不節),樂宴樂(音洛,耽荒淫溺之樂),損
矣。」(16.5)
孔子教人對於所喜所好,也要有所抉擇。人心的喜好各有不同,孔子列
舉出有益與有損兩方面,各三項為例,有益的愛好方面,
(1)能愛好以禮樂為節,則言行舉止受到禮樂的薰陶,使身心大受裨益。
(2)「樂道人之善」如中庸稱述舜的「隱惡揚善」與「無攻人之惡」及「與人
為善」對修養大有裨益。
(3)「樂多賢友」就是直、諒、多聞的朋友多交結,對砥礪品學的益處,自然
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