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1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21

(總是也)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人君若物與人而吝,即與庫吏無

               異)。」(20.2)






                         《論語》有十章「問政」


               (1)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
               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12.7)~

               言忠信

               (2)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

               諸?」(12.11) ~行篤敬
               (3)子張問「政」。子曰:「居之無倦;行之以忠。」(12.14)~居敬行忠

               (4)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12.17)~帥之以正

               (5)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

               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
               偃。」(12.19)~ㄧ心向善

               (6)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13.1)~ 先之,勞之,無倦

               (7)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

               「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13.2)~知之為知之,是真知。

               (8)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

               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

               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

               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13.3)~名正言順。
               (9)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13.16)~皆大歡喜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