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5 - 論語愛(完整版)_Neat
P. 225
《論語愛》(205)每天五分鐘 2019/12/22
子疾病(病重),子路請禱(請求禱告)。子曰:「有諸?(有之
乎?)」子路對曰:「有之;誄(古禮書的篇名;即禱告)曰:『禱爾於上下
神祗』(上下謂天地;天神叫神,地神叫祇)」子曰:「丘之禱久矣。」
(7.34)
孔子不諂求於鬼神, 孔子對於鬼神,一向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不
主張向鬼神諂媚求福;既然患了重病,弟子子路好心為他祈禱鬼神,以求疾病
早日康復,並且引經據典地證明,自古就有這樣的事;孔子自然不便輕易否定
祈禱的功效,只能婉言拒絕,說「丘之禱久矣!」意思是:我平常就已恭肅鬼
神,而且行為自然中規中矩,問心無愧,祈禱無益,所以不必祈禱;而且平時
行為既然已合乎道義、合乎神明,作用就等於長久的祈禱,不必等到疾病的時
候才求神佑助~不要臨時抱佛腳。
詩經大雅文王篇說:「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人應當永遠懷著,上天所
賦予的德命以行善,自己去求取更多的福祉。這正是孔子所謂的「禱」,孔子
注重平時行為的善良,盡心盡己,危急時自然平安無事,不必向身心以外、渺
不可知的神靈祈求佑助。 生老病死,就算身為聖賢亦不能免,病起於陰陽不
和、氣節不調;只要有病延醫;而平常生活有節,調和身心,自然可免些病
害,不可一昧依賴迷信神力,靠祈禱賜福卻病。
《論語愛》(206)每天五分鐘 2019/12/23
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為臣(使夫子的學生假充夫子的家臣),病間(音諫,
病稍癒)曰:「久矣哉,由之行詐(欺人)也!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
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甯死於二三子(學生)之手乎!且予縱不得大
葬(用君臣禮安葬),予死於道路乎?(難道我會死在路上沒人埋嗎?)」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