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論語愛
P. 119
(13)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8.8)
(14)子曰:「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9.14)
(15)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
進。」《論語》(11.1)
(16 閔子侍側,誾誾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貢,侃侃如也。子樂。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論語》(11.12)
(1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
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
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
如?」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
焉。」「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
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
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
也!」三子者出,曾(皙)後。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
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
哂之。」「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
者。」「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
之大!」《論語》(11.25)
(18)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
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
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
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
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論語》(13.3)
(19)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
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
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
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
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論語》(13.15)
(20)子路問「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
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
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