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7 - 論語愛
P. 187

《論語愛》(166)每天五分鐘 2019/11/13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無道德的壞人),以就(成就、歸向)有

               道,何如?」孔子對曰:「子(汝,指在上位的人)為政,焉用殺?子欲善,
               而民善矣!君子(指在位統治的人)之德風;小人(指在野被統治的人)之德

               草;草上(作尚,加也)之風必偃(音掩,仆倒,順服)。」(12.19)



                         邢疏:「康子之意,欲多殺止姦,以成為有道也。」  孔子教季康子以德

               化民。   殺一儆百是一般政客的治世方法,此種殘民作風,非根本之計,孔子
               提出:只要執掌國家政事的人,真心好善、躬自實踐,做人民的榜樣,人民自

               然會被感化而趨於向善,這是不必用殺就能達到的效果。



                  儒家重仁政,循循善誘,使壞人去惡從善,步驟在於嚴己厚人,處處出於愛

               心,最適合現在的民主潮流,用愛的教育、鐵的紀律,替代打罵教育和殺伐主
               義,才是正確的輔導方式。





               《論語愛》(167)每天五分鐘 2019/11/14

                        樊遲從遊於舞雩(用土堆成的高台,祈雨時有舞者在台上跳舞娛神,祈求

               上天下雨,平時則是鄉民遊憩之處)之下。曰:「敢問(冒昧的問)崇德(增

               高德行)、脩慝(去除心中壞念頭)、辨惑(辨明、解除迷惑)?」子曰:
               「善哉問(問題很好)!先事後得(先難後獲),非崇德與?攻其惡(只責備

               自己的過失),無攻人之惡(不去攻擊他人的過失),非脩慝與?一朝(一

               旦,一時)之忿,忘其身(自身安危)以及其親(連累自己的親人),非惑

               與?」(12.21)






                         攻其惡,無攻人之惡,延伸為,責備與更正別人的盲點與迷失方向,不碰

               觸與要求別人痛恨的部分,與有害別人的事情,如硬要有嚴重肝硬化的人家喝

               酒等等。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