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 - 黔沿《田氏族谱》
P. 20

挑县境内)长官司,四子茂良授都坪峨夷(岑巩县境内)长官司,五子茂能授朗溪(印江
               县境内)长官司。

                    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取太平(广西凭祥市等地),思州宣抚使田仁厚归顺,
               遣都事林宪和万户张思温献镇远、古州(今蒙平一带)军民二府,务川、邛水、信宁(四

               川境乌江东岸)等十县,龙泉坪、水特姜、祐溪等三十四长官司,仍以田仁厚为宜抚使。
               但是,镇远知州田茂安不屑堂侄田仁厚统辖,至正二十二年(1362),据其地以献明玉珍,

               创设思南道都元帅府,旋改为思南宣慰司,田茂安为宜慰使,长子田仁政授龙泉坪长官司,
               次子田仁智授镇远州军民同知,三子田仁美授都元帅,治龙泉坪。于是,田仁厚统兵攻破

               龙泉坪,杀死仁政和仁美,茂安亦抱痛而亡,仁智袭其酷。至正二十五年(1365),田仁智
               亦遣都事杨琛献地归附朱元璋,仁智仍授思南道宜慰使,隶潮广行省。从此,思州分为两

               个宜慰司,两家结怨,战祸连年。洪武二十年(1387),思南道宜慰使司迁治于镇远。洪武
               二十三年(1390),再迁治于水德江(今思南县城)。

                    明太祖十分重视对贵州的统治,洪武十三年(1380),在贵州设立都指挥使司的军事机
               构,又大量分封土司土盲,大大小小的土司达数百个之多。明朝中期,土司制度的弊端日

               益明显,土司们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挑起战争,不仅破坏了人民的安定生活,而且对
               明王朝边疆地区的稳定也构成了极大威胁。

                    明成祖永乐八年(140),思南宣慰使田宗鼎与副使黄禧结怨攻许多年,朝廷以田氏世
               守其土,改授黄德为辰州(令潮南玩酸)知府。未几,思州宣慰使田琛与宗鼎争砂坑地有

               隙,遂与黄植勾结,田琛自称天主,黄德为大将,率兵攻陷思南。宗鼎翠家逃走,田琢杀
               其弟,掘其祖墓,并毅其母尸。宗扁上类朝廷,明成祖教田琢和黄禧赴京面质,皆拒命不

               至。并且,还暗使人潜入教坊司伺机为乱。事觉,朝廷使蒋廷璜召之,亦不至,乃命镇远
               侯顾成率兵执琛、禧解京问罪。田妻冉氏强悍,使人咬诱台罗等寨苗民为乱,有人主张遣

               琛回来招抚以免罪,明成祖不允,将環、搭下狱。
                    朝廷以宗鼎途纷末路来归,令还息南复职。宗鼎不听圣命,执意要报复。明成祖以宗

               鼎获有免罪,不知自省,亦囚禁于狱。宗鼎于狱中供祖母与黄禧有好,乃肇祸之本。祖母
               亦揭宗鼎崔杀其母,读乱人伦。永乐十一年(1413),明成祖命刑部皆正其罪,并谕户部曰:

               “田琛、宗鼎分治思州、思南,皆为民害。琛不道,已正法。宗鼎灭伦,罪不可赦。其思
               州、思南之三十九长官司地,更为那县,贵州布政使司辖之”。又命顾成则台罗诸寨,斩苗

               首普亮,思州乃平。
                    思州、思南两宣慰正法后,将其辖地分置思州、思南、黎平、石阡、铜仁、镇远、新

               化、乌罗八府,实行改土归流。田琢的子孙散居都坪、白土坪、峨夷、都素、施溪等地。
               宗鼎子庆钊,字希文,直新任同知哀赴评以图谋不轨之祸,于明英宗正统四年(1439),徒

               置江东。田氏自开皇间入黔至永乐间两宜慰革职,历任九朝,辅君六十七主,世传二十有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