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67
1340 苏东水文集
游宪生:严师与慈父, 金子般人格
我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叶经一个朋友引荐有幸结识苏东水先生的。 1996年在成为苏先生的
弟子后,承蒙先生的精心培育和多方关照,于1999年顺利取得了产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尔后又在
2002年修完了工商管理博士后,苏先生给我的教诲使我得益终生。
苏先生严谨的学风和积极探索的治学勇气是众所周知的。 我记得,苏先生常常为弟子们学
位论文的某一观点、某一段话,甚至是某一个句子,极为认真严谨和我们探讨、研究,并指出不
足。 苏先生50年的执教生涯中,出版了几十上百部的专著,在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中做出
了非凡的贡献。 我作为一名弟子,也十分荣幸地参与了其中几部专著的整理和编写工作。 那是
在1996年夏天,苏先生按照国家教委统编高校教材的计划,作为新编《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的
主编,组织和带领一大批博导、教授、博士后和博士等专家学者进行编写。 当时,我国改革开放已
经进入关键时刻,面临新世纪的到来,作为从事国民经济主体的政府,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和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提高领导素质水平,激励政府指挥管理行为,以法治国,强化
人民的监督;如何在于对国民经济各领域中进行更有效的决策、指挥、服务、协调;又如何使国民
经济科的需要,苏先生在原主编的《国民经济学》及《中国市场经济管理学》等教材体系基础上,
联系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理论和实践,东西方管理文化精髓及国际经济管理发展趋势,以苏先生的
思想体系为灵魂和主导,集合众多专家、学者的智慧,最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编纂成文。 在编写
过程中,我记得有一次, 苏先生曾带领20 多名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来到我当时 工 作 的 所 在
地———龙岩市政府,先生无数次精心组织专家们讨论大纲,极为认真细致地修改初稿,经常夜以
继日的忙到深夜,他还十分重视政府部门的操作需要,曾经多次要我将有关章节在经济管理上的
要求印付给当时我所在政府有关部门去实践、操作并修改反馈不同意见。 使得最终成稿的《中国
国民经济管理学》不仅在理论上更加成熟,而且在实践上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这本教材,是
当时也是现在,我国经济管理学研究生、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家在经济管理上的一本十分难得的
参考教材。 正是先生这种治学探索方面给我的影响,也使我日后做人做事养成了一个良好的“认
真”习惯。
而给我影响最深的还是苏先生待人和善的金子般的人格。 这要从我终生难忘的一件小事说
起。 那是在1997年的11月,我那时正在修博士课程的几门公共课,因为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有
几次公共课程的授课我没能参加,而这一次,学校组织全校博士生进行公共课的考试。 公共课程
的试题是全校(乃至全市)统一,考试是在校园阶梯教室进行的。 因为掉了几次课,考前我心中着
实底气不足。 苏先生知情后,并没有责备,而是说,你平时的功底不错,只要认真应答,一定不会
有问题。 在考前,苏先生一边和我聊天,一边牵着我的手,一直走以教室门外,初冬的上海,已经
是寒意袭人,而我当时心里却是非常的温暖,我认真地也是充满信心地做完了答题。 两个小时
后当我轻松地走出考场时,我在教室的走廊里发现我敬爱的导师———苏先生仍然站在寒风中,
我看到微风吹起先生的短衣,先生的脸膛两颊微红,我心中犹然回忆起少年时代父亲送我和
迎我进出学校考场时的情景,我的眼眶湿润了。 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不就是老父的
形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