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69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69
1342 苏东水文集
李仁发:祝贺苏东水先生执教五十周年
今天与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苏东水老师从教50周年,可以说是我一生中最感荣幸的事。
我深刻认识到,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苏老师的同道和挚友,你们都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 你们是探
索客观世界奥妙的英雄,是建设精神世界的,也是建设物质世界的英雄。 苏老师就是你们中的杰出
代表。
今天这里“蓬荜生辉”,是英雄使这里生辉,是英雄的德才学识使这里生辉。 这是我的心里话。
我相信只有有知识的人,才能成为真正高尚的人,因为他们能够做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事,需要的
事。 一个人能够自觉地在为民族,在为国家做事,我坚信这个过程就是充满高尚的过程。 今天,我
们一起感受苏老师50年奋斗和探索的历程,感谢他50年为国家服务的精神,而这半个世纪当中一
个中国知识分子所表达出来的心灵的良知和他的高尚,令我们长久地感动,足以成为我们许许多多
人学习的楷模。
商场上打拼了这么多年,物质上能得到的东西我都得到了。 但我总觉得在资本市场上的收益
和回报,并没有能让我感到真正的快乐,说到底也只是一种小快乐,一种暂时的快乐。 在这个世界
上,人们对物质需求的满足感总是短暂的。 而能够看到自己所做的事真正对广大老百姓,对这个民
族有利,才是真正的快乐,才是最最感到欣慰的,这种感受还会持久地留在你的心里,因为是人的价
值获得了真实的肯定与实现。 我的这种感受也许来自家庭成长的影响,也许来自勤奋工作和开拓
后的感悟,但自觉地认识到,还是在认识了苏老师,与苏老师作了深入的交流后。 我在苏老师的学
说中找到了我人生的印证。 我想,我自己的人生不就是“人为为人”的过程吗!
我父亲的家境很富有。 但是父亲按着家里延续了几代的规矩和家风,13岁便离家做学徒去
了。 后来我父亲又靠自己的力量,创办了两家工厂。 在公私合营前他全部捐献给国家了。 1955
年,父亲带头自愿迁到安徽合肥,支持内地建设。 到“文革”时,他用了11年的时间,把只有十几个
人的小作坊式的工厂,建设成两个骨干企业。 但“文革”来了,父亲受到的是非人的待遇。 那种难以
想象的苦难父亲却从不向人说起一个字。
父亲原来身体很好,但经过“文革”折磨,腰椎、颈椎都出了问题。 他生命最后的25年,被这种
病痛折磨得生不如死,却不让我们子女搀扶他一把。 最后他只能坐在轮椅上。 父亲一生刚硬的形
象就是这样一直伴着我的成长。
我母亲则是一生平和,一生与世无争。 她从没和人红过脸。 在我的印象里,她的一生,自己的
需求总是最低、最小的,她的奉献却是最大、最持久、最有耐力的。 一生劳作,一生刻苦,一生重负的
她,晚年生了重病,躺在医院的床上,她仍然没有任何要求。 我母亲和天底下最伟大的母亲们一样,
在最细小最琐碎的家务事中,体现出她对长辈的孝顺,对丈夫的尊重,对子女的爱护。 用自己的生
命来兑现承诺,用最大的付出和奉献,来维护家庭的生存和尊严,她对自己、对子女的严格和对别人
的宽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父亲的刚强和母亲的博大,是在他们人生最灾难的遭遇中,在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动荡的年
代里表现出来的。 我的父母亲如此负重,却又永远在为他人。 他们的不说、不争,也是为了子女,为
了他人。 尽管他们已经离开人世,他们的精神,他们做人的准则,深深刻在我心里。 我的父母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