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74

( 四)学子心声 1347







                                          何志毅:苏东水教授与IFSAM



                    1992年我刚刚读苏老师的博士,就有机会跟随他去日本参加了IFSAM (管理学者组织国际联
                盟)首届大会,并从此一直辅助他进行与IFSAM 的联络和协调,后来张阳学弟与我分担了这个职

                责。 我们一直有个心愿,要在中国召开一次IFSAM 大会,由苏老师代表中国担任大会主席。 经过
                多年的努力,终于在今年11月正式接到IFSAM 的通知,于2008年在上海举办IFSAM 第九届世界
                管理大会。 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导师一辈人的外语口语不甚流利,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国际学术活动。
                因为他们思想内涵丰富多彩、深刻动人。 苏老师一直希望促进东西方管理的交流,希望将东方的管
                理思想介绍给西方。 因此,在IFSAM 筹备期间他就积极参与并一直组织代表团、组织文章参加

               IFSAM 的历届大会(只有一次因病未参加),并于1997年主持了IFSAM 区域大会。 屈指算来,苏老
                师已经带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了日本东京、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加拿大蒙特利尔、美国亚特兰大、
                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和瑞典歌德堡七届会议。 从1996年马德里会议起,我们就向IFSAM 理事会递交
                了在中国举办大会的申请。 由于种种原因,从申请到批准经过了8年,到举办12年,没有一种信念和
                毅力,是很难这样坚持的。 别的国家的代表换了一茬又一茬,苏老师算是IFSAM 的元老级人物。 在
                这个过程中,他既给中国学者的国际交流创造了机会,也为世界各国学者了解中国管理创造了条件。
                这种交流和交往使许多学者和单位都获得了不小的收益,这首先要感谢苏老师的不懈努力。

                    也许IFSAM 还不是那么有名,但大名鼎鼎的美国管理学会在其中也只是普通会员之一,担任
                过一届主席而已。 这个创意是德国、日本、法国和西班牙的管理学者组织发起的。 旨在建立一个全
                球性的学者平等交流的平台,而不由某国占领主导地位。 1992年我陪苏老师去日本,当时的日本
                管理学会主席、苏老师的老朋友野口佑教授担任IFSAM 主席。 为了表达对苏老师的尊重,他专门
                在一家五星级酒店设宴欢迎苏老师。 到达宴会厅门口,两边一字排开的野口佑教授的学生齐齐鞠

                躬,对老师和他的贵宾朋友毕恭毕敬,那场面甚是壮观、感人至深。 后来知道,那酒店老板是野口佑
                教授的学生之一,那晚上的欢迎酒宴是由野口佑教授的弟子组织“野口同学会”举办的。 那时我就
                想,以后我们也可能办个“东水同学会”(这个愿望后来当然是实现了)。 在晚宴前,野口佑教授致了
                欢迎辞,语间充满了自豪,大意是日本的管理得到了世界的欣赏,日本的管理在世界上有了地位云
                云。 后来苏老师致了答谢辞,那是我第一次听苏老师在正式场合的演说。 平时不多言语的他出口
                成章,字字珠玑,我想日语是翻译不出那味道和水平的。 作为弟子的我,初睹了老师的演讲风采,印
                象非常深刻。

                    2006年的IFSAM 大会在柏林,2008年在上海。 我们也想学学野口同学会,以东水同学会的名
                义宴请一下各国贵宾,让他们看看东水弟子的阵容,让他们领略一下中国尊师重教的传统。 2008

                并不遥远,让我们这些弟子们一起帮助苏老师把它办成IFSAM 历史上最隆重的盛会,为实现苏老
                师弘扬中国文化,推介中国管理的心愿而尽一份心力。
                    作者简介:何志毅, 时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 管理案例研究中心主任、《 北大商业
                评论》 主编, 曾是苏东水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1369   1370   1371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