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5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75
1348 苏东水文集
邰展:中西毕贯 德艺双馨
今年恰逢一代管理学宗师苏东水先生执教50周年之际,群贤毕至,众星拱北。 50年风雨,苏
先生厚德流光,颂声卓著,遍树口碑。 作为东方管理学的创始人,在苏先生执掌教鞭的半个世纪中,
先生以他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和崇高师德,为我国管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早在进入苏门之前,我就因先生博古通今、中西毕贯的才识以及先生在我国管理学界的泰斗地
位对先生景仰不已。 50载执教生涯,苏先生博览群书,悉心钻研中华优秀传统管理文化,遍读诸子
百家,不断吸取包括西方管理文化在内的世界各民族管理文化之精华,同时广泛涉猎人为科学、管
理心理学等学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成果丰硕,发表著作80余部,近2000万字,论文获国
际、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特等奖10余项,其余奖项多不胜数。 由此,先生也获得了“复旦大学首席教
授”、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的学术带头人、“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众多
的荣誉称号。 苏先生毕其一生探索,提炼出东方管理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
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同,被誉为中国管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能成为苏先生的绛帐弟子,跟
随先生学习,一直使我心向往之,终于,2002年的金秋,我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心愿。
在跟随苏先生学习的两年多时间里,我更加感受到了先生的涵宏盛大、博闻强记和才思敏捷、
德艺双馨。 作为教育家,苏先生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率先垂范”,以教书育人为天职,秉承“君子所
泽,源远而流长”的信念,“欲栽大木拄长天”,立志为国家培养经国济世之才。 而今,苏先生执教50
载,诲人不倦,早已桃李天下。 放眼四海,苏先生的学生弟子,硕士200余人、博士80余人、博士后
20余人,南北天下,各尽其才。
古人云,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苏先生对学生的要求既严格又关怀,得才兼教,深得
学生敬重与爱戴。 凡学生有所问,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事业,苏先生都会从百忙之中挤出时
间与学生悉心讨论。 在学生的心目中,苏先生不仅仅是位博才多学的长者,更是一位对生活、对人
生充满真知灼见的智者。
先生常常与我们谈及人生,告诫众弟子要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德为本,以德为先,正德厚
生。 先生自己也从来身体力行。 先生出生于泉州爱国华侨家庭,尽管历经人间坎坷,却始终心胸宽
广、宅心仁厚。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尽管先生本人也惨遭冤屈迫害,但先生却一贯善良,不畏造反
派的强权,本着知识分子的良知,甘冒风险,尽一切所能地帮助受到红卫兵迫害的许多专家学者和
其他领导。 所以,先生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正是应了先生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为善必昌”。
苏先生给我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先生时时叮嘱我们要做一个精神贵族,做一个心灵自由、
精神崇高的人。 苏先生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自由。 只有心灵的自由,才可以使我们胸怀天
下事,洞察世人心”。 先生的谆谆教诲给了我很多启发。 我的家乡在美丽的扬州。 小时候,望着天
空,我觉得天边就在不远的地方,可能翻过苍翠的蜀岗就到了,为什么呢,因为无知无畏。 以为天就
像自己所见的这么大,所以生此想法。 后来到了读中学读大学的时候,尽管离家越来越远,心里却
觉得离家的路越来越近。 成长,使很长的路在心里渐渐变短,天地也愈来愈开阔。 在苏先生身边的
日子里,仰观大宇,游目骋怀,聆听智言,我感到自己内心的世界越来越成熟和宽广,也自信先生交
予了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