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8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80

( 四)学子心声 1353






                                           陈青洲:与苏东水先生在一起




                    20多年前,我从工厂考入复旦,有幸从此成为苏东水老师的学生。 以后我来到作为中国改革
                开放后建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的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参加创业,但从未间断过在复

                旦的学习和科研活动,我一直与苏老师保持着联系,我们相互交流信息,理论联系实践共同研讨改
                革开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不断得到苏老师的启发和教诲。 我结合工作实际写就
                的、被多家著名刊物登载的《关于知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依托上海,面向世界》等文章都曾得
                到过苏老师的指教。
                    当得知我正在为“国内首创” 的、“中英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由英国宇航集团
                (BAE )、英国科技园区发展商(Arlin g ton )同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建立的“科技绿洲”(AHiTech

                OasisInChina )园区项目而进行谈判,苏老师十分高兴,并在长达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惦记在心,
                热情支持我为实现“园区国际化”而努力,直至项目成功。 三年前,我被聘为复旦大学经济管理研究
                所特邀研究员,使我有机会和苏老师一起,在整合、发挥国家重点大学和国家级开发区“产、学、研”
                资源,丰富“应用经济学”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培训、科研等方面共同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 近年
                来,漕河泾开发区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单位面积产出和人均产出均居全国开发区之前列。 苏老师和
                我共同分析漕河泾经济增长原因时概括出四句话,即:“区域功能开发的提升,利用外资质量的提
                高,技术创新环境的完善,土地、人文资源的集约利用”。 最近,苏老师又和我共同运用东方管理学

                理论,围绕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问题,对开发区发展作了前瞻性思考。 可以这样说,漕河泾开发
                区的发展成就中凝聚了苏老师的心血,本人的工作成绩也有苏老师的一半。
                    在苏老师从事教育事业50年之际,在表示衷心祝福的同时,我将继续在先生的指导下,在探索
                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开拓东方管理学研究新领域的事业中努力工作,多出实际
                成果,以此作为对老师的最好回报。
                    作者简介:陈青洲, 时任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执行副总裁兼上海漕河泾开发
                区高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是苏东水教授的博士研究生。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   1383   1384   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