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1377

1350 苏东水文集






                                                   李毅强:一代宗师




                    人生最大的幸事莫过于能得到名师的指点。 2002年我有幸成为上海复旦大学首席教授苏东
                水老先生的博士后研究生。 在此后的两年间,我近距离地接触苏东水教授,聆听他的谆谆教诲,感

                触颇深。 他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 理论联系实际的超前与创新精神、人格魅力,都深深地感动着
                我,撞击着我的心灵,启迪我的思想,激励我奋进。 在苏教授执教50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我仅以简
                短的文字,抒发自己崇敬与感激之情,以示庆贺。
                    众所周知,东水教授从教50年,著作80余部,达两千多万文字,研究的学术领域包括哲学、经
                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 一个人在从事学术教育50年中能主讲20多门课程,在我国学
                术界是极为罕见,在国际学术界中也屈指可数。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创立了东方管理学派,重塑东

                方管理学思想,得到世界管理学界的广泛认可,并担任了世界管理协会(IFSAM )常务理事兼中国
                委员会主席,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 并被聘任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第四届学科评议组
                成员,还被聘为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东水教授将东方管理文化的精华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管理理念,在东、西
                方管理学界传为佳话,并在实践中成为中国企业家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支撑点,他的学术内涵博大
                精深,为东方管理学派的后继者挖掘思想宝藏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东水教授不仅是一个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勇敢实践者与创新

                者。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初始阶段,他就深入到福建的生产、工作的
                第一线调查研究,并提出了“以上海为中心、南北两翼齐飞;以沿海地区为中心,内外市场互动”的中
                国沿海地区经验发展模式。 而且率先提出了福建的“泉州模式(即侨乡模式和草根工业),是我国继
                “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后的又一个区域发展模式。 同时在全国首先提出了股份制经济模式,外向
                型的市场体系,侨洋式的生产条件、灵活性的经营管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的观点。 从理论与实践

                结合中阐述了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深得当年福建省委书记项南同志和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好评,并
                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此类事例甚多,在此不一一赘述”。
                    东水教授在培养人才方面独具慧眼,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得到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大
                家们的广泛赞誉,感触最深的是与时俱进识人才。 人们都知道,人才标准是一道闸门,定得过高则
                “门可罗雀”,如果较低,又会带来“门庭若市”的假象。 而在这个问题上,东水教授分寸把握得恰到
                好处。 他平时注重人才应有的时效性,在培养教育他的学生,是采用逆水行舟,动态管理的模式,让
                我们这些学子们树立破除人才终身制的过时观念,要求我们脚踏实地、持续学习和不断积累知识,
                让我们时刻牢记“彼时人才不一定是此时人才”的根本道理,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选拔人才过程中,注意充分肯定人才的适用性。 他选拔人才,不但注重文凭、更注重实际工
                作技能和经验,特别是品德方面的考量更加严格。 在选拔培养人才中,勇于识别人才的区域性和差
                异性,注意优化人才的配置,因此,他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校或毕业后,在各行各业都发挥了应有
                和突出的作用,例如有的已担任党和政府各部门的高级领导干部,有的担任了北京大学等其他名牌
                大学的骨干教授,有的成了优秀的企业家,在各条战线上担当起生力军的作用。

                    东水教授之所以在学术上有如此高的造诣,在人才培养上独具创新,其重要的潜在因素是他长
   1372   1373   1374   1375   1376   1377   1378   1379   1380   1381   1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