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2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342

304    苏东水文集


                理角度开创华商研究的新局面; (3 ) 此次大会使东方管理学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2000年底在上海举办了第四届东方管理论坛。 论坛的主题是“新理念、新国企、新规则”。 马
                洪等著名经济学家出席了本次活动。

                                                 三、管理学的世纪回归



                    西方管理思想的精神实质是主张物我二分。 尽管给西方带来了科学发达与物质繁荣,但是,它

                将人的本质抽象化,压制了有血肉感情的个体性;将主体与客体对立,造成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
                系的紧张;而东方管理思想则与此迥然不同,它建立在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认为对立面
                是互补的、互相依存的,二者的融合以及整体的和谐至关重要。 西方管理学者对自身思想的不断反
                思和对东方管理特质的深入思考使得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一阵阵人性革命浪潮,人本管理、柔性管
                理、学习的革命无不体现着新世纪中管理学的世纪回归。
                    (
                   一)“ 人本” 管理的世纪回归


                    纵观西方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西方管理思想与东方管理的人本管理思想日趋融合。
                在传统西方经济学中,人作为劳动力而与资本并列为物化的两大生产要素。 管理学理论最初在相
                当长的时间内漠视人在管理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而将人与其他物理性要素等同,抹杀人
                的一切积极性与创造性,把人当作“工具人”。 其管理方式也就是我们所谓的“X 理论”。 管理学之
                父泰罗倡导科学管理理论,开始认识到工人生产积极性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是“经
                济人”的假设。 他认为科学化管理之原则可用于任何人类活动,而科学管理,不是一套效率机构,不

                是一套计件给酬的新制度,也不是一套奖金制度和红利制度的科学管理,而是工作于某一机构或某
                一产业的员工的一种“完全的心理革命”。 他超越了以往对时间和动作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对机
                械、工作理念和科学管理的理论,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思想原则,其实质是利用经济手段来调动工
                人的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直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学派梅奥等人的霍桑实验发
                现,人并非仅仅是“经济人”,也不是任由管理者使用的“会说话的工具”,而是有着诸多欲望的“社会

                人”。 相应的管理方法则偏重于沟通、引导和激励,并允许职工参与决策。 至此,西方管理理论开始
                逐步显示出“人本化”的倾向,无论是所谓的“管理人”思想,还是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而诞生
                的种种管理方法,都呈现了西方管理思想向人本管理思想发展的轨迹;其理论实质在于,确立人在
                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去展开一切管理活动。 这一趋
                向与东方人本管理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先哲已明确强调管理之本在“人”。 所谓“人”,就是处于管理系统中的
                人,即中国古代所谓的“民”。 中国传统管理哲学是以“人”为核心的,对此,诸子百家均有精辟的论
                述。 中国的传统管理模式是建立在对人性的认识和传统哲学的基础上的。 在传统哲学的基础上,

                各派提出了各自的管理模式: 一是儒家的“德治”。 儒家从人性善、性纯出发,同时目睹当时各国政
                治纷乱、不恤民情的状况,极力提倡道德管理。 二是法家的“法治”。 法家以性恶为出发点,认为德
                治、礼治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出法治。 主张“无功不赏,无罪不罚”“因能授官,量功授爵”等等。
                以法治国当然优于以人治国。 从这个意义上讲,是法家的贡献。 三是老庄道家的“无为而治”。 无
                为的学说,发自老子。 他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人为有为。 一方面,他从人性纯朴、人的本质是自然物

                出发,认为应让宇宙万物顺乎自然,按自己的规律运行而不去干涉它们。 另一方面,他深深懂得“物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