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50
614 苏东水文集
发展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如“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价值观念,曾对全国的经济产
生了难以估量的巨大效益。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治理整顿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遇到了一些困难和
问题,使一些同志感到改革步伐难以进行,产生了畏缩松动情绪。 实际上,现在正是我们进行深层
饮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 改革是新与旧的斗争,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只能用
改革的方法加以解决。 广东、福建是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省份,我们要克服优柔寡断、畏缩不
前、怕担风险的思想状况,在中央规定的政策范围内,积极主动地进行改革;在改革上力争比广大内
地省份先走一步,真正成为“改革的排头兵”。
(
二)加强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首先,要加强闽粤区域与内地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闽粤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战略并不意味着
闽粤经济将与内地脱钩,恰恰相反,战略的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强闽粤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从闽
粤与内地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有着合作的客观基础: 互异的资源禀赋及互补的产业结构。 因此,
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横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是闽粤区域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共同要求。
当前,区域间经济合作的主要障碍是区域利益的不协调,西欧各国为了共同利益况且可以实现区域
联合,那么我国各地之间实现区域联合,就更不应谈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了。 横向联合的具体形
式可以采取以名优产品和大中型骨干企业为龙头,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组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企
业集团,组织沿海企业在内地投资,共同开发内地资源,双方科研生产单位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开展
技术协作,开发新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联合开发国家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发展“进
口替代”产品,促进机电产品国产化,内地的“三线”企业也可以在沿海开放城市、特区开辟“窗口”,
间接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其次,正确处理闽粤区域内部沿海同山区、经济发达地区同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老少边”地区、
老工业区同新工业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实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之一。 客观上,闽粤区域
内部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多个层次: 一是四个经济特区,二是沿海开放城市,三
是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四是沿海开放地带,五是内地山区。 一般说来,前者的经济发展较
快,条件较好,要更多地支援后者。 但是各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是不平衡的,有某些沿海县的经济
发展水平还不如山区县的,因而支援和被支援的关系不能凝固化。 在财力、物力严重不足的情况
下,确定建设项目要从全局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把有限的资源用到社
会生产和人民生活迫切需要且又最易见效益的地区和项目上。 此外,要把帮助经济落后的“老少
边”地区“脱贫致富”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因为后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整个区域的
经济面貌。 当然,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并不仅仅是给这些地区一些钱和物,而要系统地制定相应
的战略任务、重点、步骤,采取有力用外资的措施和对策。 从引进的地区分布来看,目前广东、福建
两省利用引进技术大多集中在广州、福州、佛山、江门、深圳、珠海、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其他地
区就比较少,这种比例结构显然同整个区域的经济平衡发展是不协调的,今后应在扩大利用外资引
进技术总量的同时,要尽力增大其他地区的比例,以加速其经济发展。
(
三)依靠群体优势, 充分发挥中、 小企业的作用
在广东、福建的企业规模结构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尤其是80年代乡
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出口创汇在闽粤地区出口创汇总额中所占比重直线上升,在外向型经济方面
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闽粤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发挥城市大中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两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