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4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64
628 苏东水文集
到一种“眼界开阔论”,① 实际上这种简洁的表达也就是指全球战略意识。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随着跨国公司在华规模的扩大,展开对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研
究是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对全球战略的每一个子系统都要下很大的功夫。 譬如有人将外商在沪
投资的动机列为16项: ① 大陆市场潜力大; ② 上海工人工资水平低; ③ 上海工人技术水平高;
④ 上海科学技术力量强; ⑤ 投资回报期短; ⑥ 自己为上海籍,回报故乡; ⑦ 交通方便; ⑧ 信息灵
通; ⑨ 原材料价格低; ⑩ 上海经营法规、政策较健全……② 这是比较细致的,当然还可以加上一系
列因素,例如尼尔·胡德指出,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环境污染行业是日本海外制造业投资的三种类型
之一。③ 再譬如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在当代最根本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美国是
吸收移民最多的国家,美国的诺贝尔获奖者30%以上是移民学者,美籍华人中就有5人获得诺贝尔
奖。 可是美国科学基金会却预测,到了2006年时美国将缺少67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 相比之下,
中国自80年代以来就有大批人才流往海外,随后跨国公司又在中国的名牌大学中吸收优秀学生,
这使中国的人力资源问题更加严重。
对跨国公司在华经营战略展开研究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 ) 对于跨国公司展开研究不仅是世界经济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当代的项目引起研
究亦十分重要。 尽管目前已有跨国公司理论的十几种流派,但是正如保罗·A ·萨缪尔逊在他第
十四版的《经济学》前言中指出的:“决未过时的东西则是对于事实和对于有说服力的分析与推理的
獉獉
方法的尊重。”(着重号为原著者所加)中国为研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提供了空前辽阔的
獉獉獉獉獉
园地,这其中无疑会有很多重要的新问题。
(2 ) 可以为我国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提供成功的经验。 新加坡政府发现,在新加坡的西方独
资失败率为6% ,港台独资失败率13% ,而新加坡自己的公司失败率高达38% 。 但一旦与外商合资
后,新加坡与西方合资公司失败率降到7% ,与港台合资失败率降到17% 。 新加坡省悟到向跨国公
司学习代价最低。 新加坡政府宣称,用20 年时间将使海外的经济规模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
25% —30% 。④ 哈佛大学教授刘易斯·威尔逊认为,发展中国家的跨国公司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
虽然有明显区别,但是基本理论仍可通用。
(3 ) 对我国的企业改革和企业管理有借鉴意义。 在当代经济改革的巨变中,部分国有企业能
够脱颖而出,可是还有相当部分国有企业却依然步履艰难。 与此同时,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在华的子
公司却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其奥秘何在? 同样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外国公司的成功将对我国国有
企业的改革和企业管理提供有示范意义的借鉴和启发。
(4 ) 著名跨国公司一般都注重企业文化,哈佛商学经典著作《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指出,企业
文化在下一个10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⑤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组在《关
于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凡是重视企业文化的行业与企业,在增强企业凝聚
力、塑造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生存竞争能力等方面大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从全国范围来看,企
业文化建设尚属初创阶段,西方企业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对我们有参考借鉴价值。⑥
(5 ) 可以为准备向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提供先例。
① 梁能: 《跨国经营概论》,上海市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② 苏东水: 《中国三资企业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8页。
③ 尼尔·胡德: 《跨国企业经济学》,叶刚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8页。
④ 朱荣林: 《跨国经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版,第12 —13页。
⑤ 约翰·科特: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曾申等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⑥ 陆云: 《建设社会主义企业文化》,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4 、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