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0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670

634    苏东水文集


                《泉州发展战略研究》序言(                                1999     ) ①



















                    泉州发展战略的研究成果,其作用与产生的效益给侨乡地方经济的发展留下了长远的、深刻的
                影响。 10多年前的1986年,正值改革开放之初,通过3年实地调查,能从理论上提出“泉州模式”并
                论证当今时兴的“股份制经济形式”“外向型市场经济”“国际化经营道路”“地、亲、文、商、神‘五缘’

                经济网络关系”等观点,形成发展区域经济的新体系,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我国理论界开启先河之
                举。 这不是凭空构想,而是在此之前进行民间经济实践的结晶,是一种超前的经济行为的升华。
                    历史的价值在于真正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运行。 老子《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句
                引人深思的话。 其中之“道”是唤醒人们要按客观规律行事,即能成器。 泉州市,特别是晋江所走过
                的民间乡镇经济发展之路是不平凡的,历史地、公正地肯定其所走的道路是符合当今国情、侨情、乡
                情的;其拼搏而得出的结论,昭示了凡“以民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即有成功之希望。

                    《泉州发展战略研究》是一部历史性的专著,突出体现了泉州人固有的开放、开拓、宽容、信义的
                性格和“爱拼才会赢,赢了还要拼”的精神,从现今看仍有其一定的社会意义。 本书稿过去虽然在内
                部发表过,现在仍有出版的价值。 今承复旦大学出版社刘子馨等同志的热忱支持和泉州市人民政
                府驻沪联络处主任倪子泽同志的无私帮助,他们协力对原稿作了认真的校核、修改,仍按原貌正式
                出版,同时新增一篇“巨变的十年”短文,以供正在前进中的人们参考。 鉴往知来,出版本书是为了
                让中国了解闽南的首府泉州,让世界了解泉州的发展。

                    1987年,在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成立之际,协会名誉会长、国际杰出的作家巴金,中国科学
                院院士谢希德等老一辈贤达,都对泉州的发展寄予殷切的期望。 我们提出并进行设计泉州发展战
                略,万众一心,设想把泉州、厦门、漳州闽南沿海三角地区以其独特的侨、台、文、山、海、热的区域优
                势和海外地、亲、文、商、神“五缘”的优势结合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驾齐
                驱的经济繁荣地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同时辟泉厦漳为“两岸三通”试点口
                岸,备受世人瞩目。 再回首,当年构想已成真,只在区区十余年间。 如今香港已回归祖国,海峡西岸

                的闽南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展望新世纪,愿泉州走向世界,再铸“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成为
                “市井十洲人”的新型国际海滨城市。
                    是为序!





                   ① 1986年作者主持国家教委全国重点学科博士点科研课题《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其中的部分研究成果
                《泉州发展战略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
   665   666   667   668   669   670   671   672   673   674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