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7 - 苏东水文集电子版
P. 767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提升的系统研究( 2001) 731
三、成 因 分 析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竞争力水平不及外资商业银行。 深入分析其原因,
是多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以下几点:
(1 ) 体制与机制原因。 体制指管理权限和机构设置,如行政干预问题、组织结构不合理问题
等;机制指内部运作方式,如内部制度、操作程序等。 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易受行政干预,这使
国内许多商业银行更像国家机关而非自主企业,致使资产质量问题严重,没有人真正为银行的效益
负责。 我国商业银行的机构设置也大多具有行政化特点,实行总分模式,内设业务部门和非业务部
门两大块。 业务部门之间相互交叉,多头对外,导致重复劳动、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对外形象的统
一;同时又存在“无人管”地带和缺乏监督机制,不利于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 在内部运作流程上,
一方面没有统一规划,存在着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另一方面没有“以客为尊”的原则进行优化,运作
流程不畅、效率不高,增加了运作成本,降低了服务质量。
(2 )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国内多数商业银行在招纳人才、培养和使用人才以及留住人才方面
做的都是不够的,既缺乏科学的考核体系和与绩效挂钩的激励机制,也没有完善的真正为员工的职
业发展及学习成长服务的环境。
(3 ) 技术问题。 技术是银行高效运作、新产品开发、内部沟通和对外部环境快速应变的基础。
而国内商业银行由于管理层观念、资金、人才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硬件设施落后,或是硬件设施尚
可但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然而,从企业内部运作关系来看,以上三方面因素彼此之间亦存在互动的关系,对企业整体竞
争力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提升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对策:系统工程
综上所述,银行竞争力是个动态复杂的系统,牵涉到多方面因素,这意味着其提升亦需从多方
入手,是一个需要政府、商业银行、民间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
(1 ) 政府应提供自由竞争空间,并完善政策、监管和法律框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大多面临着
制度问题,这不是商业银行自身能解决的,它有赖于改革的深化和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 对国有商
业银行应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给予其真正的自主权;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应促成其真正意义上的股份
制公司运作机制的形成,强化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达到现代商业银行的“四化”标准。 此外,应给
予银行领导“独立人格”,而非通过行政任命或走“官”路。
在政策上适当对新兴商业银行进行政策扶持,促使其发展,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同多元化发展
的国际商业银行抗衡提供政策基础。 同时,央行应加快形成公平、合理的监管机制。
(2 ) 商业银行应练好内功,准确定位。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提升竞争力需要首先练好内功,并在
此基础上对外进行准确定位,获取竞争优势。 ① 真正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高层管理者
应对此承诺,并在实际行动中得以体现。 如围绕客户需求来制定和调整计划、业务操作流程的设计
以方便客户为出发点、实行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系统等等。 ② 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结构。 应
进行机构改革,使组织结构更符合高效运作和风险防范的要求。 如按客户分类来设置业务部门、成
立专业操作中心,并按客户而非产品或地域进行垂直管理;在此基础上实行客户经理制,为同一客